胰岛素使用应该知道的那些事

2022-05-14

作者: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来源:科普中国

A-
A+

      提起胰岛素大家都不陌生,它是用来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于1921年由加拿大人F.G.班廷和C.H.贝斯特首先发现,到今天刚好100年,它挽救了无数糖尿病患者。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儿童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那么对于儿童使用胰岛素,我们都应该知道哪些呢?

      1.是不是所有儿童糖尿病患者都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儿童时期的糖尿病分为:原发性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原发性糖尿病又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又称为Ⅰ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又称为Ⅱ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胰腺病,激素受体异常,糖耐量减低。儿童糖尿病多见胰岛素依赖型,约占儿童期各型糖尿病总数的90%,一旦确诊应尽快开始规范使用胰岛素治疗。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首先为生活方式干预。

       2.胰岛素都一样吗?有什么区别?儿童都可以使用吗?

      从胰岛素被发现至今,我们一共研制了三代胰岛素。第一代胰岛素为动物胰岛素,它是最早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胰岛素注射制剂,一般是猪胰岛素,猪胰岛素与人胰岛素存在1至4个氨基酸的不同,因此容易发生免疫反应,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胰岛素过敏反应,并且由于其免疫原性高,容易反复发生高血糖和低血糖,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

      第二代胰岛素为人胰岛素,它是20世纪80年代,人们通过基因工程(重组DNA)转基因酵母或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表达出高纯度的合成人胰岛素,其结构和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一样。在起效时间、峰值时间、作用持续时间上却不能模拟生理性人胰岛素分泌模式。需在餐前30分钟注射、有较高的夜间低血糖风险。第三代胰岛素为胰岛素类似物,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胰岛素肽链上某些部位,研制出更适合人体生理需要的胰岛素类似物,它可以紧临餐使用,也称为餐时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

      根据《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版)》,儿童不建议使用动物源性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我国可及的基因重组胰岛素见下表。

中国已批准上市基因重组胰岛素

      胰岛素替代治疗的目的是模拟正常的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胰岛素剂量的分配以患儿病情的个体化需要为基础,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3.儿童使用胰岛素时应注意哪些细节?

      未开封的胰岛素应放在2~8℃下冷藏保存,已开封的胰岛素应放在25℃以下的室温下,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外出旅行时可将胰岛素放于保温袋中。开启后只能使用4周,儿童用量小,用不完也只能丢弃。

      应避免未开启的胰岛素刚从冰箱取出时胰岛素温度较低,马上注射时就容易引起疼痛,故注射前应该在室内预温一会再进行注射。

      注射胰岛素采用的消毒液是浓度为75%的酒精,使用时一定记录他的开启时间,使用时限为7天,酒精开启后由于它具有挥发性,记得一定盖好瓶盖防止其挥发降低消毒效果。

      胰岛素注射前一定先要检查注射部位,注射时请避开皮下脂肪增生、脂肪萎缩、瘀斑等部位注射。胰岛素注射常选择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臂部外上侧等四个部位,其中腹部吸收速度最快,吸收率达100%;上臂外侧吸收速度第二,吸收率85%;大腿外侧吸收速度第三,吸收率70%;臀部外上侧吸收速度最慢。注射胰岛素是长期的过程,一定要轮换注射部位并制定轮换方案,可以将注射部位分为四个等分区域,每周使用一个等分区域,并始终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轮换,例如制定大轮换计划:从腹部---大腿---上臂---臀部--腹部。同时还可以制定小轮换计划:将腹部可等分为4个区域,大腿或臀部可等分为2个区域。


(责任编辑:董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胰岛素使用应该知道的那些事,作者: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来源:科普中国,来源地址:https://cloud.kepuchina.cn/newSearch/imgText?id=6924150323044433920)

相关新闻

即时要闻

今日专题

热门资讯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