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植物身上,看到全息现象

2022-05-21

作者:李耀

来源:全息网

A-
A+


在物理学上,全息的概念是明白易懂的。如,一根磁棒将它折成几段,每个棒段的南北极特性依然不变,每个小段与它原来的整根棒全息。但是,生物全息的概念可能还未被人们熟知。所谓生物全息就是生物体的每一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它的组成结构上,同整体是相同的,每一部分都是整体的缩小,它们都包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如人的耳朵上的所有穴位,正好和全身类似,所以通过耳针可治疗体内不同疾病。

植物的全息现象,在大自然中,已从形态、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等多方面找到了论证的实例。如:植物体上的每片叶子往往是整个植株的缩影。叶片顶端对应着植株上部,而叶柄一端对应着植株的基部。让我们看看棕榈树的叶子,有着长长的叶柄和蒲扇般的叶面,把它竖起来一看多么像一棵整株的棕榈树形啊!又如,菱叶海桐叶是聚生在枝顶端的,它的叶子也是上大下小,呈倒卵形;甘青虎耳草全株下部叶多且大,叶为卵形。再如,悬铃木叶片一般深裂为三,而它的分枝也是三个主要分叉。叶脉分布形式与植株分枝形式也全息相关。如芦苇、小麦等平行叶脉的植物,它们都是从茎的基部或下部分枝,主茎基本无分枝;相反,叶脉为网状脉的植物,它们的分枝也多呈网状。

在植物的生化组成上,也有明显的全息现象。例如,高粱一片叶子的氰酸分布形式与整个植株的分布形式相同。在整个植株上,上部的叶含氰酸较多,下部的叶含氰酸较少;在一张叶上,也是上部含量较多,下部含量较少。人们把这种叶的形状反映了植株体的全部的现象叫作叶的全息律。

更有趣的是,同一株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它的叶片形状,也正好反映出各个生长发育时期的植株的外形。如青菜,从苗期到抽苔、开花结实期,它的植株外形有明显的变化,从莲座形变成宝塔形,而青菜各个时期的叶片,也逐渐由倒卵形变为心脏形。柳树也是如此。第一年割去枝条,次年在基底新生枝上的叶是狭倒披针形的,因这时叶是在全株的上部;而成年的柳树,叶则为披针形。

不仅如此,当许多植物工作者把植物的器官组织进行离体培养时,也发现了植物的全息现象。比如将百合的鳞片消毒后进行离体培养,鳞片基部较易诱导产生小鳞茎,即使把鳞片从上到下切成几段,同样发现小鳞茎的发生都是在每个切段基部首先产生,且每段鳞片上诱导产生小鳞茎的数量,也呈现由下至上递增的规律,这种诱导产生小鳞茎的特性与整株生芽的特性相一致,呈全息对应的关系。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以大蒜的蒜瓣及甜叶菊、花叶芋和彩叶草等多种植物叶片为材料,进行同样的试验,都能观察到这种全息现象。

植物全息的规律应用于农作物的生产实践已产生了令人吃惊的效果。如栽种马铃薯时,传统的习惯是以块茎上的芽眼挖下作种子。人们根据植物全息原理推测:马铃薯在全株的下部结块茎,对于全息对应的块茎来说,它的下部(远基端)芽眼结块茎的特性也一定较强。为了验证这一点,他们选择几个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分别取远基端芽眼切块与近基端芽眼切块进行栽种对比实验,果然不出所料,前种处理(远基端)均获得增产。

其实,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所采取的一此措施也是符合植物全息律的,只不过未意识到罢了。如农民留玉米种时,总习惯把玉米棒中间或偏下的籽粒留下作种,而这种方法是符合生物全息律的。因为玉米棒是在植株的中部(或偏下)着生的,而作为植株对应全息的玉米棒,其中间(或偏下)着牛的籽粒,在遗传势上也一定较强。


(责任编辑:李耀)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相关新闻

即时要闻

今日专题

热门资讯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