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金鸡湖美术馆版画展 十位中国当代名家的“集成”之作

2022-06-09

作者:佚名

来源:hi艺术网

A-
A+
苏州金鸡湖美术馆版画展 十位中国当代名家的“集成”之作
  “集成——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版画展”于2022年6月7日在苏州金鸡湖美术馆正式开展,本次展览由苏州工业园区宣传和统战部主办,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承办。 展览由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 北京2022年冬奥会公共艺术策划委员会主任、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吴洪亮先生担纲策划“集成——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版画展”6月7日正式开展。
苏州金鸡湖美术馆版画展 十位中国当代名家的“集成”之作
“集成——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版画展”
“集成——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版画展”
  2019年,由苏新平和陈琦两位艺术家发起策划了一次原创性版画创作项目。该项目汇聚了徐冰、隋建国、张晓刚、苏新平、王华祥、孟禄丁、洪浩、陈琦、冯梦波、邱志杰等10位在中国当代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每人创作5件,共计50件版画作品。两年多后,由吴洪亮先生担纲策划,以展览的方式对这一项目的成果进行传播,并对其在当下艺术语境中的意义进行再思考。
徐冰《凤凰图二》微电压印刷工艺 画纸76×56画芯56×40cm 2014
徐冰《凤凰图二》微电压印刷工艺 画纸76×56画芯56×40cm 2014
徐冰《凤凰图三》微电压印刷工艺 画纸76×56画芯57.5×41cm 2014
徐冰《凤凰图三》微电压印刷工艺 画纸76×56画芯57.5×41cm 2014
隋建国 《时间与虫洞1》 56×76cm 黑白木刻 2019
隋建国 《时间与虫洞1》 56×76cm 黑白木刻 2019
隋建国 《时间与虫洞4》 56×76cm 黑白木刻 2019
隋建国 《时间与虫洞4》 56×76cm 黑白木刻 2019
  “集成”(ACCUMULATION)一词有合众聚力得以功成之意。古人用其形容诸多著作的汇编,如《古今图书集成》。现在,从集成电路、系统集成到光集成芯片,不仅是一些科技的名词,更是思维方式的建构。由此可见,“集成”显示出了某种持续性的活力以及力量汇集后的广度和难度。
张晓刚《镜子3号》 铜版画 纸张48×34cm 画芯15.5×19.5cm 2019
张晓刚《镜子3号》 铜版画 纸张48×34cm 画芯15.5×19.5cm 2019
张晓刚《镜子4号》 铜版画 纸张48×34cm 画芯20.5×15.5cm 2019
张晓刚《镜子4号》 铜版画 纸张48×34cm 画芯20.5×15.5cm 2019
苏新平《风景之一》凹版56×76cm画芯33×66cm 2019
苏新平《风景之一》凹版56×76cm画芯33×66cm 2019
苏新平《风景之二》凹版76×56cm画芯66×44cm 2019
苏新平《风景之二》凹版76×56cm画芯66×44cm 2019
苏新平《风景之四》凹版76×56cm画芯66×16.5cm 2019
苏新平《风景之四》凹版76×56cm画芯66×16.5cm 2019
  本次展览以“集成”为名,简单的表述就是艺术家们作品的集成。展览中10位艺术家的作品均以版画形式进行作品呈现,但因各自的创作背景不同,又自然关联到了油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不同的艺术媒介。因此,这样的创作背后至少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涵。一是生发与借用,将版画的逻辑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而版画思维成为他们创作的连接点。二是版画技法集成。从版种来看,本次展览的作品涵盖了铜版、石版、丝网、数码打印、水印木刻等目前几乎所有的主流版画形式。而在表现手法上,从线刻、腐蚀、套色、美柔汀等传统技法,到照相制版、微电压印刷、机械手段、数字技术等现代技法都有被应用。不同技法的使用既与艺术家作品表达的需求相适应,更涉及到他们的创作理念和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当代艺术与数字化的时代,一种集体性的重回物质化的行动本身,就非常有意味。
王华祥《戴口罩的病毒之二》黑白木刻 画纸76×56cm 画芯60×45cm 2020 
王华祥《戴口罩的病毒之二》黑白木刻 画纸76×56cm 画芯60×45cm 2020 
王华祥《戴口罩的病毒之四》黑白木刻 画纸76×56cm 画芯60×45cm 2020
王华祥《戴口罩的病毒之四》黑白木刻 画纸76×56cm 画芯60×45cm 2020
王华祥《戴口罩的病毒之五》黑白木刻 画纸56×76cm 画芯30×50cm 2020
王华祥《戴口罩的病毒之五》黑白木刻 画纸56×76cm 画芯30×50cm 2020
孟禄丁 《朱砂3-1》 72×53cm 铜版画 2019
孟禄丁 《朱砂3-1》 72×53cm 铜版画 2019
孟禄丁 《朱砂3-3》 72×53cm 铜版画 2019
孟禄丁 《朱砂3-3》 72×53cm 铜版画 2019
  为更好地传达项目的理念和内涵,本次展览在空间、展陈、公教等方面做了精心规划。一方面,展览设计将苏州的在地性特征纳入其中,另一方面,也有意凸显版画艺术联结传统与现代的双重特质。在内容上,除了50件作品之外,我们还会将苏州版画的历史与多种版画技法的基础知识与观众分享。在视觉效果上,展览以桃红和灰色为主色调。苏州桃花坞年画色彩内敛、层次丰富,与北方鲜艳热烈的色彩风格具有明显差异。降调的桃红色即是对桃花坞的某种隐喻。而冷灰色则是最具现代性、科技感的色调,让人联想到无垠时空中的无限可能。两种色调,冷暖相间,意涵丰富,观赏性与象征性兼具。在元素选取上,集成电路是展览设计的重要灵感来源。特别是在空间设计上,整个展场就像一个巨大的芯片。与此同时,作品摒弃以往悬挂于墙面的方式而改在屏风上呈现。一方面,这种形式呼应了苏州地区源远流长的文脉传统,另一方面,屏风的曲折回环又像是错综复杂的电路,与整个展厅空间形成了统一。
洪浩《世界鸟瞰新览》丝网版画 76×56cm 2019
洪浩《世界鸟瞰新览》丝网版画 76×56cm 2019
洪浩《有边 2019 NO.1》丝网版画 76×56cm cm 2019
洪浩《有边 2019 NO.1》丝网版画 76×56cm cm 2019
陈琦 《何来》 76.3×56cm,水印木刻版画  2020
陈琦 《何来》 76.3×56cm,水印木刻版画  2020
陈琦《根器》 85×59cm 水印木刻  2020
陈琦《根器》 85×59cm 水印木刻  2020
  本次展览既希望为大众提供一个近距离接触版画、感受版画的平台,也希望通过不同领域艺术家的版画创作实践,讨论版画背后的“逆思维”“层思维”“复数性”等思维方式,进而引发人们关于版画本质的思考,探讨版画基因对于当代艺术的特殊价值。
冯梦波《春丽踢死马》石版套色 76×56cm 2020
冯梦波《春丽踢死马》石版套色 76×56cm 2020
冯梦波《小小号手》石版套色 画纸56×76cm,画芯34×35cm 2020
冯梦波《小小号手》石版套色 画纸56×76cm,画芯34×35cm 2020
冯梦波《人马情深》 石版套色 76×56cm 2020
冯梦波《人马情深》 石版套色 76×56cm 2020
邱志杰 《潮汐》 石版套色 画纸76×56cm,画芯69×49cm 2019
邱志杰 《潮汐》 石版套色 画纸76×56cm,画芯69×49cm 2019
邱志杰《天地》 石版套色 画纸76×56cm,画芯70×54cm 2019
邱志杰《天地》 石版套色 画纸76×56cm,画芯70×54cm 2019

(责任编辑:董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苏州金鸡湖美术馆版画展 十位中国当代名家的“集成”之作,作者:佚名,来源:hi艺术网,来源地址:http://www.hiart.cn/news/detail/1eckstp.html)

相关新闻

即时要闻

今日专题

热门资讯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