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让农业生产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2022-06-18

作者:华声在线

来源:百家号

A-
A+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赋能作用,加快构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数字经济体系和适应城乡融合发展的数字治理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字赋能推动智慧生产

  4月8日,市政府与中联重科签约推进我市全域数字水稻、智能农机项目。2021年3月,全省首家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中联重科沅江智慧农业示范基地落户沅江市草尾镇。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500亩数字大米科研基地,基地亩产晚稻538公斤,较周边农田增产7%至11%,节约化肥成本60元/亩,人工省40%。

  大通湖区在千山红镇宏硕基地启动“数字大米”建设,已建成智慧育秧工厂和智慧农业展厅,同步推进智慧灌溉工程建设,预计每亩可节约用水0.3吨。赫山区积极开展数字水稻试点,通过部署田间物联网设备,为基地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监管提供数据基础,重点打造3000亩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实现水稻数字化种植技术的全域推广。赫山区中亿公司1700亩稻田实现从育秧到稻谷归仓全程智能化作业,生产成本降低10%,产量提高1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早稻育秧,全市共建设智能化育秧工厂43家、智能催芽密室43个、循环运动式生产线(组)89条、育秧播种流水线81条、育秧大棚面积24.4万平方米,一次性育秧可插大田面积达5.8万亩。育秧工厂所育秧苗可实现每亩增产10%以上,节省人工成本50%以上,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育秧育苗管理成本。今年3月建成的赫山区示范性智能化育秧工厂,已完成早稻育秧1200亩、一季稻育秧1500亩,并为周边农户提供快速催芽服务可插大田8000亩。

  为大力提升智能农机发展水平,我市全力推动资阳区富佳科技、南县伟业机械等农机生产企业与省农科院、湖南农大、湖南林科大等科研院所合作,共同研发全自动育秧流水线、水果智能清选机、油菜精量播种机等智慧智能农机产品,延伸农机生产企业产业链。加强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农机产业的示范运用,全市农用北斗终端农机保有量达1390多台套、有序抛秧机200多台、植保无人机1000多架,通过对农机作业轨迹、作业内容、作业面积、作业质量实施远程监测,实现了农机作业监管精准化。目前,全市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79.75%,其中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85.2%,两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

  在数字乡村建设中,我市还切实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云监管。目前,全市已有407家企业1808个产品纳入“身份证”管理,809家企业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全程可追溯。南县金之香2000亩稻虾生态种养核心示范园区,实现可视化农产品溯源系统全覆盖,具有防伪、溯源、营销、大数据分析等功能,为每包南县稻虾米提供唯一的“身份证”。湖南云上茶业有限公司引进国内最先进的CN 39追根溯源系统,对茶叶的培植、管理、采摘、制作等环节实行全过程控制,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视频监管,使产品“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

  数字赋能推动三产融合

  为积极搭建活动载体,2017年以来,我市已连续举办三届绿色农业数字乡村互联网大会,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与互联网领域的交流合作。借助互联网大会平台签约重点项目83个,合同引资457.42亿元,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益阳,先后引进150多家数字经济关联企业来益设立企业总部、生产基地、研发中心或运营平台。

  为着力建设融合平台,我市还深入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全市共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3个、省级2个,创建省级休闲农业集聚发展示范村6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农庄11个。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全市共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3个,省级8个。积极推进特色农业小镇创建,全市共创建省级特色农业小镇3个,占全省总数的15.8%。

  为大力发展新型业态,我市坚持“品牌、文化、创意、休闲”相结合,大力发展智慧乡村游,促进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等新业态不断涌现,茶乡花海、农业嘉年华、“国联+清溪村+高标准基地”成为三产融合样本。安化县以全产业链思维构建茶旅文康特色产业体系,全面打造安化24小时健康茶生活,使“益山益水、益美益阳”更具知名度。

  数字赋能推动线上销售

  6月13日,在南县华阁镇新河口村村民电子商务中心,每天都有来来往往的村民,或通过平台购物,或利用平台销售当地的农产品,让当地村民真正享受到了足不出村、“网”购天下的便利。

  近年来,我市超前打造电商综合服务平台。重点打造了益阳中南电商国家级产业园、南县“农村淘宝”服务中心、桃江电子商务中心,创新推动恰创客、兴盛优选、安化购等企业和电商平台,家政微服务、直播带货等服务新模式,以及本乡本村农特产品进驻村级商务中心。益阳高新区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安化、桃江和南县获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为推动电商市场下沉,我市培育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1419个,探索村域经济服务社和社区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点相融合的发展模式。并大力推行“互联网+农产品直销基地”模式,推动特色农副产品上网销售。安化黑茶、南县稻虾米、南县小龙虾、桃江竹制品等“益”字号农产品通过互联网畅销全国、走向世界,其中桃江竹凉席销售额排淘宝、天猫、京东同品类第一。

  数字赋能还推动了农村信息化和治理现代化。赫山区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数字化改革。今年有9个乡镇实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挂网,其中13个村实现了整村流转,累计挂牌107笔,成交3.5万亩,交易额超7000万元。泉交河镇5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与农户签订流转合同4685份,流转总面积23802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9.45%;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租赁合同58份,租赁土地23120亩,土地流转率达97.13%。


(责任编辑:董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益阳:让农业生产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作者:华声在线,来源:百家号,来源地址:)

相关新闻

即时要闻

今日专题

热门资讯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