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行业的“困境”及其应对——兼论书法学科建设

2022-09-22

作者:陈志平

来源:书法集

A-
A+

  近三十年来,书法的学科属性经历了四次大的改变:一是2011年艺术学(包含了书法)从文学中独立出来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二是2012年作为隶属于“美术学类”之下的二级学科“书法学”的名称正式出现,三是2012年以来强调以实践为主的书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悄然兴起,四是2021年研究生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将“美术与书法”并列为一级学科。这四次改变,是在适应书法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做出的,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书法事业的高度重视。

  然而,书法的“专业化不断增强、学科地位不断攀升”并没有缓解整个行业“低端化”的趋势。笔者曾经戏言,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书法家走向“堕落”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书法家自我救赎和不甘“堕落”的历史。当然,所谓的“堕落”,并不是真的“堕落”,而是基于传统经学的立场,对书法和书法人不断挣脱字、人、文的“束缚”,义无反顾地走向“艺术”怀抱的“嘲讽”。

  在人文至上的传统社会和受这一观念影响下的当前,书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在传统观念看来,书法的“人文化”是向上一路,书法的“美术化”是向下一路。但在目前情况下,书法已经抛弃了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文学”身份,已经和正在朝着凸显“美术”和“艺术”身份的道路上狂奔突进。

  书法作为广义的“美术”和置于受到西方观念浸染的“艺术”概念之下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合适之处。问题在于唐宋以来形成的人文主义传统一直都在发挥重要作用,这一传统是以警惕书法片面“艺术化”的立场出现的。反对书法片面发展成“艺术”的潜台词,就是书法不只是手(技)和眼(形学)的产物,它更是精神和心性的外化。换句话说,书法的“心学”特质优先于其“形学”特质,这也就是它与“美术”的根本区别所在。

  然而,就“心学”特质而言,文学优先于书法;就“形学”特质而言,书法优先于美术。然则,在满足人民群众需要(适眼合心)的各种艺术门类中(着眼于听觉的音乐暂且不论),书法的独特性何在?笔者以为,书法的真正价值即在于借助这一管“太虚之笔”,打通“天地之心”和“人心”,通过毛笔的笔触(“笔心”和“锋芒”)对接天人、和合内外、俯仰今古、心印圣贤,从而成为维系中国文化命脉的独特存在。

  不过也应该看到,书法这种精神性胜出的优势在今天技术理性横行的时代反而成为了劣势。造成今日书法“低端化”趋势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在于书法家不断放弃和稀释书法本来具有的形上精神去迎合日趋功利化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也与读图时代“诗和远方”被边缘化的价值错位有关。

  书法家从传统意义上的“人文”“士”“大夫”三位一体的综合身份转化成单一的“专家”身份,即使是当代书坛的少量精英人物在社会各行业的横向比较中,也很难跻身“一流”。大量高校书法毕业生毕业即失业,或者屋下架屋,寄人篱下,或挟一技之长游走于社会的边缘;即使是一些书法名家,因为鬻字环境的不利而不得不转入教培行业,这些都是书法行业“低端化”的突出表征。

  书法的专业化教育引领和提升书法行业的效果已经显现,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高等书法教育在发挥社会影响力方面仍显弱势,知名教授往往不及行业和江湖大佬更能影响和左右书坛格局。而缺乏专业素养的“水军”介入书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业生态的混乱。当然,高校书法教师群体的水平和影响力有待提升也是不争的事实。高等书法教育的蓬勃发展为提振书法行业带来了历史机遇。但是如果没有质的突破,而仅凭数量的累积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既然书法专业重返“文学”门类已经无望,而投身“美术学”又于心不甘。可以选择的只有第三条道路,就是将书法专业作为交叉学科进行整合。总之,获得独立的办学权和话语权才是书法专业迫切需要的加持。鉴于书法专业本身具有的综合性特点,所谓的“独立”并不意味着与文史哲和其他艺术学科切割开来。

  而是在保持个性的前提下,整合相关,重构丰富而有机的学科体系。相对于综合性大学和美术学院,师范性大学大力发展书法专业似乎更有前景,这不仅是因为师范性大学是以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民教师为目的,更在于教师行业对于书法从业者有更加广泛的容纳性。

  笔者尝言,在综合性大学搞艺术和在美术学院做学问都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原因在于综合性的大学和美术学院的办学理念不同,各有侧重而难以兼顾。另一方面,将书法实践和人文素养相割裂,将“美术学”定位成“实践重于理论、图本重于文本、形象重于逻辑”只会加剧学科内部的矛盾,从而造成自毁长城的不良后果。

  当前艺术硕士技道分离的恶果已经显现,书法学科建设宜从中吸取教训。具体来说,对于书法学专业本科生而言,人文素养务必成为刚性要求,规定在大一大二修得一定学分,达到能够独立从事文史阅读和写作的水平。对于研究生,则更要加强文史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先文后墨”必须成为共识,这是遏制行业“低端化”的有效措施之一。

  书法的“专业化”不能被狭隘地理解,书法从来就不是一个专业,也没有必要成为一个专业,他在过去依附于人文,现在和将来也会如此,这一趋向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也无需改变。当前高校的书法教育,不应受到流行和浅薄的“专业化”思维的误导,而要依据书法“归本于人、先文后墨”的本质特征,以博为专、以道领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将书法专业不加区别地和文史专业等同起来。

  书法毕竟是“艺术”,技巧的修炼非常重要,过度忽视技巧和过度忽视修养一样,都不利于书法行业的健康发展。问题在于,书法的“技法”本质上是“心法”,这提醒我们人文学养的重要。另一方面,书法的难度远远高于绘画,这也说明书法“美术化”的不靠谱。不过也应该看到,唐以前的象形文字和“杂体书”的传统,是书法“美术化”的源头,这是一份被遗忘已久的文化遗产。

  当前图像化的时代,影像和设计制作大行其道,古人法象万物的智慧虽然难以复现,但象形文字和“杂体书”可为当代濒于绝境的书法创造提供难得的空间和有益的启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合当前书法与美术“貌合神离”的尴尬。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书法”的探索运动似乎可以接续和展开。

  在书法与西方美术观念经过长期磨合而逐渐“失守”的当下,理清古今中西的观念之争尤为重要。学科和专业仅仅是达到艺术和学术的手段而绝非目的,我们时刻要警惕为了学科而学科、为了专业而专业的不良倾向。所谓学科地位的提升本质上是人才层次的跃进,专业建设一定要服务于学术和艺术人才培养的目的。“中体西用、学本术末”依旧对我们的事业有警示作用。

  曾几何时,中国书法的孪生兄弟中国画也经历过当今书法所面临的困境。面对西方美术的“诱惑”,中国画舍弃了“文学化”和“书法化”的立场,将“笔墨”偷换成“水墨”、以“造型”代替“写意”,形成了今日不古不今、不中不西的局面,这一惨痛教训是书法事业发展的前车之鉴。对于书法而言,“重古”而不是“崇洋”才是当务之急。

  书法的高等教育只是一个起点,不要期望在短短的四年间将学生培养成参天大树。基础性决定了培养目标不能好高骛远,而应以“培根铸魂”为目的。明确了书法专业教育的阶段性和递进性,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目标。书法行业的高端人才必须是理论和创作兼擅的综合性人才,退而求其次,可以偏重某一方面。

  培养行业精英是整个社会的责任,而不能将此重担完全压在教育身上。在可以想见的将来,书法专业的毕业生如果能够立足当下、扎根传统、以古为新、兼收并蓄,才有可能在未来与同类行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书法专业的学生肩负着更多的社会期待,其成材标准应该远远高于文史和美术类的学生,而不是相反。但从目前的入学门槛和培养机制来看,与理想的目标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在电子媒介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作为传统的书法艺术要思考与时代对接的问题。事实上,就像摄影不能取代绘画一样,任何机械和影像技术也代替不了能够触及灵魂的毛笔书写。书法艺术在电子化的时代仍旧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可以借助新的技术手段无限逼近对于古典传统的分析和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另一方面,电子媒介的介入可能导致以传播手段更新为标志的“新书法产业”的诞生。书法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文人案头的必备之具,而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修身之术。“与书法相关”而不只是“书法”已经成为人文学术研究的重点。

  全社会都要关心书法行业建设,书法的未来就是中国文化的未来。尽管当前书法已经脱离传统文化的母体很久,但是物极必反,游子思乡,伴随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传统文化的复兴,书法必然会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责任编辑:董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书法行业的“困境”及其应对——兼论书法学科建设,作者:陈志平,来源:书法集,来源地址:)

相关新闻

即时要闻

今日专题

热门资讯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