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乡村教育发展 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2022-11-15

作者:曹保相

来源:梁河党旗红

A-
A+

  笋子洼村隶属梁河县芒东镇,是一个整体易地搬迁安置村,全村共有423户1806人。搬迁后因耕地面积不足,外出务工成为了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渠道,目前全村务工人数有700多人,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学历不够,干的都是粗活、苦活、累活,挣的都是辛苦钱、血汗钱。

  驻村以来,我和队员们反复入户调研、了解实情,村内留守老人、儿童多,乡贤能人少,村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等村情实际,让我们下定决心,必须将教育作为村寨发展的第一抓手,持续提高村民的综合能力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从细处着眼 整合各方力量

  助力村寨教育辅导公益活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国之根本,要从娃娃抓起。笋子洼村由于受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家长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学生家庭教育缺失,假期缺乏指导、缺少榜样,很多中小学生放假后学习“归零”的问题较为突出。经过反复商议、酝酿和组织策划,我们结合村情实际,提出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党建+”村寨教育帮扶机制。

  通过“党支部+返乡大学生+村组干部+村内学生”的假期教育帮扶模式,把党员活动中心、农户小院等场所充分利用起来,动员返乡大学生分场次、分时段开展中小学假期辅导公益活动。活动内容主要以假期作业和平时课程中的疑点、难点辅导为主,穿插村组干部讲村寨发展史、大学生分享学习心路历程、励志教育、心理疏导等环节,让中小学生们在打好学习基础的同时,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全方位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通过开办假期补习班,不仅解决了留守老人的“带娃”难题,也让孩子们收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快乐假期。截至目前,已开展假期公益辅导活动两期,累计为330余名中小学生提供了辅导服务。

  从小处着手 丰富校园活动

  助力多元化教育帮扶模式

  驻村期间,我们通过走访芒东镇第二小学,发现大部分小学生们学习知识,主要以课堂内老师的教学为主,知识获取渠道相对单一,视眼较窄、校园生活单调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和队员们与村党总支积极研判,决定引入挂钩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和社会第三方资源力量,在芒东镇第二小学开展“明德杯”系列公益竞赛活动,以赛促学,多元化共同助力教育振兴。

  2022年4月,以“感恩相伴·梦想同行”为主题的第一届“明德杯”作文绘画大赛在芒东二小顺利开展,400余名学生参加比赛,60余名学生的获奖作品被制作成优秀作品集作为芒东二小的校园文化建设材料,供其他学生学习,有效激发了边疆山区儿童刻苦学习、勇于逐梦的积极上进精神。目前,我们正在筹备第二届比赛,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开展。

  从实处着力 建立长效机制

  助力村寨教育全方位发展

  培养村寨核心人才,将核心技术交给村里,不仅是我们的工作任务和主要目标,更是我们的驻村理念。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之上,我们积极整合村党总支、村民、乡贤能人、社会爱心人士和基层组织的力量,成立了“明德农村教育发展教研室”。教研室以村寨青少年学生教育为主要抓手,积极构建“家庭+村寨+学校”教育发展联合体,把教育覆盖到全村老老少少,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升凝聚力、建强支撑力,全面推进笋子洼小学生到大学生、党员和群众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为村寨教育、经济、文化发展培养坚强有力的“领头雁”和后备军。

  教研室成立以来,除持续开展假期公益辅导和“明德杯”系列公益竞赛活动外,先后举办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讲座2期,为20余名考上大学的学生提供了填报志愿辅导;组织开展大学生建设家乡实习活动4次,30余名大学生参与村庄建设活动;配合开展“西山助学圆梦行动”,为18名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发放2.9万元的助学金;申请云南省科技厅乡村振兴专项项目2项、三区人才项目2项,并依托项目为党员和群众开展党课教育和国家前沿理论教育4次。

  从开展村寨教育工作至今,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一张张渴望知识,认真学习的可爱面孔;看到了返乡大学生们用自身所学,分享爱心、回馈家乡的真诚与期盼;看到了外出务工的家长们担心少了、幸福的笑容多了;看到了村子里爱看书的人多了、打牌的人少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方针正在慢慢地逐步变为现实,我想这是我们驻村的一点成绩,更是我们工作的意义。

  今后,我们将用更多精力和更大的努力,持续做好村寨教育发展工作,不断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努力让村民们逐步摆脱只能挣血汗钱的困境,让笋子洼走出更多人才和乡贤。


(责任编辑:董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推动乡村教育发展 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作者:曹保相,来源:梁河党旗红,来源地址:)

相关新闻

即时要闻

今日专题

热门资讯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