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2023-05-22

作者:本报记者 李丹琳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A-
A+

  策划人语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将主题定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对博物馆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地位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时间维度上:人们从博物馆获得知识与文化的体验,从临时、暂时发展为长期,未来还会向全时间的可持续性延伸;空间维度上:博物馆与人们生活的空间交集,从单一的知识获取领域,扩展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当前,博物馆们正在进行着的,可谓是划时代的转型。多时空、多功能,是当代人赋予博物馆的全新意义。对博物馆而言,关注人的成长,持续发挥博物馆启迪思维、激发灵感的积极作用,成为为人的终身发展提供服务的永久性机构,是这个时代博物馆的题中应有之义。

5 月 11 日,游客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一处地方,能够让你在一瞬间既能见证人类智慧的高级,又能惊叹生命的渺小,那这个地方,一定是博物馆。

  近年来,“到博物馆去”蔚然成风。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共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一级馆均达到游客接待上限。博物馆热潮背后,博物馆的价值愈发彰显。

  5月18日,2023国际博物馆日将主题聚焦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强调博物馆能够创造联动效应,促进积极变化,可以在诸多方面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助力美好生活作出贡献。

  文物资源的时代价值

  1965年,考古人员在福州市北郊莲花峰东宝山南坡,发现了一座早年被盗的闽国王室墓葬。

  墓主人叫刘华(896-930年),是闽国第三代君主王延钧的王后。墓葬中珍贵的物品已被盗墓者洗劫一空,只清理出了三件孔雀蓝釉瓶和一组雕塑精美、颇具盛唐遗风的陶俑。其中,三件精美的孔雀蓝釉瓶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它们无论是器型、纹饰还是釉色,都带有浓厚的异国色彩,在国内属于首次发现。

  这3件孔雀蓝釉瓶有两种不同形制,通体上釉,釉厚晶莹,瓶内彩色青灰。橙红胎,质松。器形基本一致,敛口,广腹,小底,状如橄榄。

  根据专家多方考证,这几个孔雀蓝釉瓶其实是中西亚古代波斯(即今天的伊朗)的产品。古代波斯素以制陶著称,在波斯当地这一类器皿常用来盛油并深埋于墓室内点灯,俗称“长明灯”。

  三件漂洋过海而来的神秘孔雀蓝釉瓶,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彼时,随着航路顺畅,福州水上交通日渐便利,大大方便了使者和商旅往来。在闽国统治的四十余年内,北至新罗(今朝鲜),南达南洋诸岛及印度、三佛齐和阿拉伯等国家,都与福建展开了贸易,福州由此成为由海路向中原转运物资的枢纽,闽国的陶瓷和铁器大量输出,象牙、犀角、香料、玳瑁等异国奇珍源源不断地输入。

  频繁的海外交往,不仅促进了商业发展,异域文化对闽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就包括丧葬习俗,在王公贵族的墓室中随葬孔雀蓝釉瓶便是其中之一。这种“外来”习俗一直在闵国延续了三十多年。刘华墓出土的这三件孔雀蓝釉瓶便是中外人民早期友好往来的实物见证。

  如今,它们被搬到了福建省博物院“福航天下——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印记”主题展览现场,作为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的重点展品之一,从文化和美学的视角呈现海上丝绸之路在人文和精神层面的传承和延续。同时,与今年博物馆日主题相适应,突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的巨大影响,展现世界文明的和合共生,美美与共。

  福建主会场,还策划了两个配套展览,分别是“诺亚之子 大美初见——亚美尼亚19-20世纪文化瑰宝展”和“中国白 向世界——德化白瓷精品展”。其中,“诺亚之子 大美初见——亚美尼亚19-20世纪文化瑰宝展”由福建博物院联合埃里温历史博物馆共同呈现,是中国首次引进的有关亚美尼亚历史文化的展览,主要展示埃里温历史博物馆珍藏的19-20世纪亚美尼亚饰品、民族服装、地毯,还有福建和亚美尼亚埃里温两地间有关万里茶道、茶文化、世界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主题的关联文物。而“中国白 向世界——德化白瓷精品展”则是通过讲述德化窑白瓷的发展历史、艺术特色以及器物类型,阐释德化白瓷的外销辉煌以及在制瓷技艺与传播中的突出贡献。

  千百年来,关于世界的故事太长也太多,幸而有一座座博物馆,它们就立在那里,用一个个有限的空间,展示出世界的无限可能。

  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双向奔赴”

  从古代的皇家“私藏”,到1905年张謇创建中国第一座现代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再到如今全国数千家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近年来,博物馆与大众的“距离”不断缩短,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年轻人前来“打卡”,甚至催生了“看展式”社交。

  热潮背后,一方面是社会公众日益高涨的文化消费需求——人们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看风景,更希望来一场润泽心灵的深度体验;另一方面,则是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双向奔赴”。今年“五一”期间,全国各地不少博物馆就推出了定时免费导览讲解、延长开放时间、扩大文创展示区域等举措,让游客们看得过瘾、听得明白。

  “时时有新意”,体现着博物馆回应年轻人“博物馆热”的最大诚意。从故宫文创打造出“萌萌哒”雍正形象等多个“爆款”,到河南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等结合考古发现推出的盲盒,一系列新理念、新创意,让博物馆脱下了神秘面纱,变得愈发平易近人、生动可爱起来。这样的“主动作为”在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期间得到了集中展示。

  5月14日,“文物赋能美好生活——河北博物院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展演”活动现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银首人俑铜灯》文物讲述环节,讲述者刘可非在介绍银首人俑铜灯时,与视频中的“银首人俑”展开了一段古今对话,将这一国宝文物的历史由来、工艺细节、具体功能、文化特色等娓娓道来;原创情景剧《梦回中山》由展览取材,以三幕历史情境,演绎战国中山国的重点史实,为观众生动揭示古国中山的历史传奇;舞蹈《长信灯语》以富有韵味韵律和舞台表演,弘扬传统文化之美……

  “这个展演让我一下子记住了很多文物的细节,原来银首人俑铜灯可以点燃9盏灯火,错金银铜版兆域图是上南下北啊,真有意思,下回还想来……”不少观众看后表示意犹未尽。

  文博纪录片、文创产品、文物表情包……形式的创新让原本严肃的文物正在变得活泼,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也逐渐走出深闺高阁,贴近千家万户。

  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而对博物馆行业来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归根到底是要让文物活起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如是强调。

  近年来,智慧文博在文物活化上的效果可谓有目共睹。

5月15日,在山东省青州博物馆新馆,1996年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的佛教造像正在进行展出。 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所谓智慧文博,是指通过技术赋能文物系统智慧化建设,将前沿技术应用于文博资源的管理、开发、修复和展陈。不论是如今在博物馆里时常可见的虚拟化演绎、3D建模,还是4K高清讲解、H5互动体验,都有着技术赋能文物展演的影子。

  金沙遗址博物馆自2014年3月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7家智慧博物馆试点单位之一,开始了“智慧金沙”的建设之旅。如今它不仅在数据采集与文物保护、业务管理方面成果显著,在公众服务方面,还推出了智慧融合服务体系。不仅创新了导览检票等服务形式,更有“再现金沙”VR眼镜、“创意金沙”AR等沉浸式体验项目,深挖遗址和展品背后的故事,为游客开启高品质的文化之旅;云观展平台,通过VR精灵小金的生动讲解,带领观众穿梭在立体的场景中。

  三星堆博物馆联合连耦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MR导览项目《古蜀幻地》也让人十分惊喜。通过佩戴MR眼镜,打破博物馆的时空界限,近距离体验古蜀文化的奇幻场景。这样的例证如今已比比皆是。

  前不久,国家九部委印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大力发展博物馆云展览、云教育,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为积极响应号召,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期间,还同步开启了国际博物馆日直播周活动,自5月11日至5月底,推出百余家博物馆的精彩展览直播。

  通过运用新技术,把文物背后的故事讲出来、流传开来,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创产品和博物馆周边产品令文物的内在价值得以延伸,从而完成从看“国宝”向看“展览”乃至看“文化”的转变,这本就是博物馆惠民公共服务功能延伸的题中应有之义,也与“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未来”的主题一脉相承。

  就像湖北省博物馆馆长张晓云所解释的,“‘可持续性’即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博物馆梳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关注人的成长,持续发挥博物馆启迪思维、激发灵感的积极作用,使之成为为人的终身发展提供服务的永久性机构。”

  博物馆的落点,始终在人。

4月28日,参观者在国家图书馆的“Case Lab元世界——福尔摩斯大型沉浸式主题展”上体验互动展项。 新华社记者 郝建伟 摄


(责任编辑: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博物馆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作者:本报记者 李丹琳,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来源地址:https://www.financialnews.com.cn/cul/tzsc/./202305/t20230519_271191.html)

相关新闻

即时要闻

今日专题

热门资讯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