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肠乱象亟待规范管理

2024-03-20

作者:默 达

来源:南方日报

A-
A+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后,“网红零食”淀粉肠被曝光添加鸡骨泥,陷入“塌房风波”。多个知名品牌发布安全声明书,经销商和厂家“吃播”自证,就连路边售卖的阿姨也要“出示文件”安抚顾客……虽然往日的口碑部分还在,但“退货”“倒闭”声仍然不断,不少个体户和消费者在忧虑中观望。

  淀粉肠到底能不能吃?专家给出的观点是:“加入骨泥并不违规,关键是确保原料安全。”从这个角度来看,安全透明,符合标准即可放心食用。安全,指的是其中成分对人体无害,加工达到食品级标准;透明,则是明确配料表和生产过程,杜绝以次充好,自觉接受公众监督。

  有人喜欢淀粉的廉价与软糯,有人则觉得不放肉是“欺诈”,各有所爱,自然不能强求一致。更何况,用淀粉制肠,本就是一种较为廉价的“替代品”,是食客的情怀将其捧到了和火腿肠近似的地位。热情褪去,也必须正视被美味掩盖的粗糙。还有人坚持认为“要么就加好肉,要么就完全不加”,这显然对淀粉肠的制造工艺和成本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行业及时调整,推动产品的迭代,以贴合消费者追求轻量化配料和高质量产品的新需求。

  而谈到行业标准,正是相关媒体调查结尾真正呼吁重视的问题。作为一款现象级的市井小吃,淀粉肠事实上一直在打“擦边球”。2007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火腿肠的国家标准,将产品划分为四个等级,其中最低等级的普通肠,淀粉含量也不应超过10%,今年7月起,《火腿肠质量通则》也将正式施行。然而这些标准针对的都是“以鲜畜禽产品、水产品为主要原料”的肉类灌肠制品,“主次颠倒”的淀粉肠偏偏不被包含在内。若参考淀粉产品相关标准执行,又存在明显漏洞,无法约束较为复杂的肉类成分添加物。目前,有部分企业尝试建立了淀粉烤肠的生产细则,但全国统一的行业标准仍停留在倡议阶段。

  近年来,淀粉肠的成本一降再降,水和脂肪含量不断提升,配料表中的各类添加剂确实让许多消费者感到担忧。而令人“闻风色变”的骨泥,相关标准曾将其列为婴幼儿辅食产品和营养强化剂,陆续也有国内外研究关注到添加食用骨泥在改善营养方面的帮助,但也有报道反驳称其常用作宠物食品,各方观点莫衷一是。骨泥应该取自哪些部位,用在哪里,又该添加多少?同样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作为支撑,这就为个别商家以次充好留下了漏洞。更要看到,公众的负面印象是长期积累的,“进价7毛卖4元5元”“烤制机器和油料不干净不卫生”等问题也助推了此次舆情的集中爆发,显然要接受监督的不只是配料表。

  产品定位不明晰,解释全凭一张嘴,顾客的权益和安全自然得不到保障。唯有尽快厘清相关标准,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才能切实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默 达)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淀粉肠乱象亟待规范管理,作者:默 达,来源:南方日报,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comments/20240320/c95fefd2937e4aaa8d07e3445bd12870/c.html)

相关新闻

即时要闻

今日专题

热门资讯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