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历史和语文课本的演变

2016-10-27

作者:苗恒

来源:综合

A-
A+
   
      在汉语的历史上,出现过一种被称作文言的书面语言。它原是先秦口语的书面化,也就是说,在先秦时期,人们口头上说的就是这种语言,写成的书面文献,比如大家熟悉的记载春秋各国历史的《左传》,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谈的《论语》,诸子百家的哲学著作《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也是用的与口语同样的语言,不过比口语更精练、更规范、更富于个人风格罢了。
       早在唐宋时期,中国已经有了用白话文记录下来的俗文学,可以从中窥到当时口语的情况。这种古白话已经与现代汉语比较接近,而与先秦文献语言差距相当大了。按照语言发展的正常情况,文言——与先秦口语一致的先秦文献书面语,已经是一种既往的历史现象了。
       后代的文人除了阅读用文言,写作也用文言,开始时这不过是提高典籍阅读能力的一种手段,后来由于科举的提倡、唐代复古运动的强化,便形成了中国文化史、教育史上的一种非常特殊的现象——说话,用白话;写文章,却仿照先秦文献语言,言与文便脱节了。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始于1905年的废科举兴学堂,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以及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称为“中国文学课”一科,传授的仍是历代古文。
  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了冲击,小学于是改设“国语”,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都是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中学仍设国文课,白话文的比重也明显增加,选用了鲁迅、叶圣陶、冰心等新文学作家的作品。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联名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并尝试编写了新的语文教材。
  全国解放后,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这一建议被华北政府教育机关采纳,随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成了中小学的一门主课。至于教材内容,则有着鲜明的政治色彩。
  随着1978年教学大纲的出台,语文教育逐渐回归正轨,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读写训练,并分别为初、高中制定了不同的读写目标。这一时期代表性的语文教材有1978年出版并分别于1982、1987年进行两次修订的人教社“合编本”语文教材。
  1991年语文课本再次修订,是80后上中学前最后一次。此后十年教材没有再出现大变化,它最终成就了80后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2004年新课改之后,各地陆续开始编撰更符合当地教学水平和特色的语文教材,目前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版本大概有:人教版 、语文版、湘教版 、长春版、苏教版 、教科版、冀教版、西师大版、沪教版 、鲁教版、北师大版 、浙教版等十几种,北京地区使用的教材主要是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和北师大版等。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综合,来源地址:)

相关新闻

即时要闻

今日专题

热门资讯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