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为什么不参加唐代高考

2017-06-12

作者:穿越君

来源:百度百家号

A-
A+
    近日,高考再度成为热议话题。今天来扒一扒发生在古代“高考”上的一些事。今天的主角,可谓是家喻户晓,连三岁小孩也会背诵他的诗,这个人就是李白。李白有诗仙之称,一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论才气不说学富五车,也算是才高八斗。就这样一位大名鼎鼎的大文豪,却被高考拒之门外,一生空有一腔政治抱负,却无法求取功名,不得不让人遗憾。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唐朝的“高考”制度,看看有哪些拦路虎。
    首先,第一只“拦路虎”要数唐朝森严的等级制度。当时的老百姓们,被分为了“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其中只有“士”和“农”的子弟有资格参加“高考”,而“工”和“商”都属于下等“公民”,是没有资格参加考试的。另外,和尚、道士及有过犯罪记录的人及其子弟也是不被允许的。而李白不仅出身于商人家庭,还喜欢游仙学道,早前还曾路见不平“拔刀伤人”,因此也有了前科。所以,这三条,李白都占了个遍,自然是不被准许参加考试的。
    那么,既然直接参考行不通,还有没有别的途径呢?还真有,但是也是被堵得死死的。
  唐朝参加科举的途径不外乎三种。第一种,叫“生徒”。“生徒”就是指那些毕业于“重点名校”的,也就是官办重点学校的学生,学生多是地方各州、县的官家子弟。这些学生考试合格后,可直接参加省试,即朝廷设在尚书省举行的科举考试,考过的人才能踏入仕途。例如,国子监,据说韩愈就曾当过国子监的老师。再来看李白同学,不属于“高干子弟”,学校门朝哪边开可能都不知道,自然是不够格。
    第二种,叫“乡贡”,通俗的理解就是“民办学校”毕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必先由乡邻保举、推荐,最后经地方长官验证,考试合格后,再送到尚书省参加考试。由于这批学生经常随着各州县进贡的物品一同解 送,所以称之为“乡贡”。李白这个人生性豪爽,不屑于托人走后门,所以也一直与“乡贡”无缘。
 
    最后一种,叫“制举”,也叫 “制科”,是历代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目的在于皇帝选拔“非常之才”,性质有点儿像今天的“特长生”考试。李白虽然会写诗,可在当时并不算太突出的“才能”,而且他的诗也是后世流传中才越来越有名气。所以,制举当然也与李白无缘了。
    虽然高考无名,但也未必脚下就没路,是金子放到哪里也遮不住它的光芒。李白虽然没有正儿八经地参加科举考试,但是满身的才气还是让他千古留名。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穿越君,来源:百度百家号,来源地址:)

相关新闻

即时要闻

今日专题

热门资讯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