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女写诗7年出版一本诗集

2018-10-11

作者:网络

来源:合肥晚报

A-
A+
    " 未来是一场大火,记忆是一片海水。我们一次次燃烧,又一次次被扑灭 ……" 2018 年 8 月,17 岁的张珑宇出版了人生的第一部个人诗集《蓝色缓慢升起时》,这首蕴含哲思的现代诗则是其中的一篇代表作。从 10 岁开始写诗到正式出版诗集,7 年的时间里,张珑宇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她第一部个人诗集也获得了北大教授的一致认可。
 
    提起对诗歌的兴趣,张珑宇告诉记者,一切还要从小时候说起。" 小时候我总缠着爸妈给我讲故事,有时候爸妈很忙,没空给我讲故事,我就学会了自己听磁带,磁带里讲述了许多世界名著,那时基本都听了一遍。" 新奇有趣的故事让张珑宇第一次感受了文学的魅力,也培养了张珑宇对文学的敏锐触觉。
10 岁那年,张珑宇受环境熏陶有感而发,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假如我是》。2011 年,在庐阳区第七届中小学生普通话大赛中,张珑宇以自创小诗《假如我是》和情真意切的朗诵一举荣获了小学组特等奖第一名。" 那时候参赛选手大多选择的是名家诗作,只有我选择的是自己写的小诗。" 在小学老师的鼓励下,张珑宇开始将诗歌创作当成自己的业余兴趣," 有一次回农村老家,在简陋的房屋后院我给几只家猫喂食,突然有感而发,就写下了一首诗名为《囚猫》。"
    张珑宇说,诗歌创作的灵感大多源于对生活的感知,而对于出版诗集,还源于初二时自己许下的一个心愿。初二那年,张珑宇在新华书店二楼的便签上,写下了一句话:" 希望有一天你可以在新华书店看里买到我的书。" 从那时起,出版诗集这件事便在张珑宇的心里逐渐的生根发芽。
 
    和一般诗人不同的是,张珑宇的父母都是传统的理科生,从父母身上,张珑宇并没有感受到浓厚的文学氛围,然而学理科出生的父母对于女儿的诗歌创作却始终保持开明的态度。" 我父母都很鼓励我进行诗歌创作,妈妈经常告诉我,做事一定要坚持到底。" 高中后的张珑宇喜欢上了英美诗歌,在父母的支持下,张珑宇还曾前往英国牛津进行了两个月的写作训练。" 虽然读过很多英美诗歌,但对于而言最有的影响力的诗人应该算得上是智利诗人巴勃鲁 · 聂鲁达,他笔下的情诗感情细腻,深入人心。"
    从 10 岁开始一直到 17 岁,在长达 7 年的时间里,张珑宇创作了多少诗,她自己也记不清了。2016 年 10 月,张珑宇的诗歌《假如我是》(外四首)获得了由中国诗歌协会主办的第四节 " 李白杯 " 全国诗歌大赛 " 优秀奖 ";诗歌《我的眼睛装满海洋》发表于《青年文学家》2015 年 10 月中期;诗歌《远山》发表于《北方文学》2016 年第 1 期。在诗歌领域取得的累累硕果使得张珑宇成为了合肥市作家协会的会员,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出版诗集的梦想。
 
    对于张珑宇在诗歌方面的成就,合肥一中国际班老师姚奔告诉记者,张珑宇在不仅自己创办了文学社,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感受文字的魅力,还加入了杂志社,负责文学版块的刊登。" 对于学生而言,能将个人爱好发扬光大,从而影响带动更多身边的人去感受文学,这也是一种成就。"
2018 年 8 月,张珑宇从自己 7 年创作的诗歌中挑选了 44 首代表作,出版了人生中第一部个人诗集《蓝色缓慢升起时》,这部诗集的书名是张珑宇亲自起的,张珑宇说之所以起这个书名,一方面是 " 蓝色 " 曾在艺术领域被时常提起,它蕴意着希望,另一方面 " 缓慢升起 " 则代表着自己在诗歌领域逐渐成长起来。
    这部诗集经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陈兵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晓东先后为其做序,在序言中,两位业界泰斗皆称赞张珑宇 " 对诗歌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展现出了未来诗人的潜力 "。张珑宇还曾将诗集的样刊寄送给当代著名诗人姜涛指点,姜涛在看完张珑宇的诗歌后,评价她 " 文字干净,有表现力,情绪饱满却不流于感伤,是一个自觉的作者。"
    据悉,9 月 2 日下午,张珑宇将在安徽省图书馆举行个人诗集《蓝色缓慢升起时》分享会,届时将有读者现场品读诗歌,而在不久的将来,张珑宇将赴美求学,继续探索博大精深的诗歌领域。" 我的理想是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意识到诗歌的美妙之处,像法国诗人让 · 尼古拉 · 阿尔蒂尔 · 兰波那样成为影响一代人的诗人。"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网络,来源:合肥晚报,来源地址:)

相关新闻

即时要闻

今日专题

热门资讯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