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河南省脱贫攻坚奖获奖人物风采展

2019-10-18

作者:网络

来源:河南日报

A-
A+

    奉献奖(15名)

    1.裴春亮,男,汉族,49岁,中共党员,春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裴春亮20年如一日,致力于捐资助学、兴修水利、易地扶贫搬迁和打造特色旅游扶贫产业,累计捐资2.1亿多元,帮助家乡2万多困难群众告别贫困,过上富裕生活。先后荣获“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中国十大最美村官”等荣誉称号。先后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2.汪华军,男,汉族,62岁,中共党员,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汪华军坚持履行社会责任,多年来累计无偿支援栾川扶贫、教育、交通、通信、乡村建设等事业超过2亿元。特别是从2014年开始,带领洛钼集团连续四年共投入1.08亿元,助力栾川脱贫攻坚和教育事业,为栾川县脱贫摘帽贡献力量。截至目前,帮扶的10余个村600余户、1630名贫困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被栾川的父老乡亲亲切地称为“咱们洛钼的汪书记”。

    3.李新永,男,汉族,49岁,中共党员,南召源达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新永深入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依托新郑市结对帮扶南召县重点扶持产业——中药材种植,打造了4000余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创新实施“公司+基地+贫困户”等模式,共扶持8个乡镇20个村9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中药材,通过基地带动、公益岗位覆盖实现110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累计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帮扶1000余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惠及2万余名群众,先后投入资金294万余元捐资助学。

    4.王帅,男,汉族,33岁,群众,濮阳庆丰农业科普示范园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县帅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

    濮阳庆丰农业科普示范园有限公司系范县招商引资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企业,王帅整合范县大米种植资源,创新“公司+基地+贫困户”产业带贫模式,带动1267户贫困户,发展功能水稻1.5万亩,提出“中国大米在河南,河南大米看范县”,成功打造了范县大米品牌,被授予“中国优秀绿色环保产品”“全国产品质量公证十佳品牌”称号。坚持每年出资40万元资助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5.禹宗圻,女,汉族,51岁,中共党员,泌阳县丰盈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禹宗圻创业有成不忘回报家乡,大力构建产业扶贫平台,建成27家“巧媳妇工程”加工点和3个中心工厂,带动1500多名“巧媳妇”和360名贫困人员就业,人均年收入2万多元。长期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累计捐款捐物1800余万元,免费对3000多名贫困户和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安置转移410余名贫困户和残疾人就业。

    6.陈国厂,男,汉族,46岁,中共党员,太康县高贤乡汪庄村村民。

    陈国厂热心公益、帮助邻里。2015年至今以开办的养猪场为依托,实施养猪产业扶贫,精准对接贫困户552户,覆盖2个乡镇,8个贫困村,2400多人。将经营养猪场所得600多万元建设一所高规格的医养院,无偿捐献给国家,供周边五个乡镇贫困户孤寡老人供养使用,现已入住托养特困人员119人,陈国厂还在医养院进行服务。

    7.王世杰,男,汉族,51岁,群众,河南康龙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世杰创新“百亩田千头猪”养殖模式,在平顶山市推广,年出栏生猪62万余头,年可实现收入9.5亿元。依托该模式在宝丰县建立三个产业扶贫基地,带动贫困户400余户,吸纳务工贫困户80余人。对宝丰县全部39个贫困村实施订单农业帮扶工程,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统一收储。热心捐赠,助力教育事业,积极为贫困户开展技能培训1500余人次,发放扶贫款400余万元,帮扶贫困群众1750户。

    8.闫利霞,女,汉族,44岁,中共党员,开封市金伯利仿真花有限公司总经理。

    闫利霞积极参与“巧媳妇工程”助力脱贫攻坚,采取“公司+农户”、加盟、散户加工等运营模式,设立外花点30多个,辐射周边兰考、通许、罗王、陈留、兴隆、仇楼等县、乡,带动2000余人增收致富,其中妇女1300余人,残疾人50人。2017年7月,国家领导人到公司调研,对她带领乡邻致富给予充分肯定。

    9.郑有全,男,汉族,65岁,群众,河南瑞贝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局主席。

    郑有全秉承“壮大瑞贝卡,完善自我,报国惠民”的企业价值观,多年来,在扶贫、慈善捐赠方面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2018年向各级慈善总会、扶贫办等机构捐款976.19万元;捐款3000余万元资助1000多名贫困学生;承接10个村帮扶,先后投入200余万元改善村基础设施、走访慰问;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扶贫工厂,带动385名当地和周边乡镇贫困群众就业。

    10.任大御,男,汉族,63岁,中共党员,河南内黄果蔬城有限公司董事长。

    任大御通过企业带动、安排就业、费用减免等措施,共帮扶237个贫困村2043户5319人实现脱贫。为巩固脱贫摘帽成果,2019年又与全县2326户7400余人建立新的合作共赢模式,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11.李益民,男,汉族,49岁,民革党员,河南三剑客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益民建立企业经营、村委会托管、政府监督、农户收益的运作和权益保障机制,共签订549户带贫协议。拓展产业化帮扶道路,就近开展“青贮”活动,带动阴阳赵乡湾赵村农民种植2000亩玉米。建设蔬菜大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50余户就业,优先为50余名贫困人员和残疾人员安置岗位,年累计带动就业1000余人,积极投身社会慈善事业,救助困难群众100余人。

    12.刘文新,男,汉族,47岁,中共党员,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刘文新创新实施产业带动、技术驱动、支部联动的“三动三效”帮扶措施,辐射带动了信阳30万茶农脱贫致富,以技术帮扶使区域内茶农年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通过与贫困村党支部联动帮扶贫困户,为茶农直接输送利益4400多万元。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刘文新向社会各界介绍了信阳老区借助毛尖品牌、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带动大量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奔小康的显著成效,受到广泛赞誉。

    13.孙炳良,男,汉族,50岁,群众,河南省炳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炳良下肢残疾,但身残志坚,成立公司6年来扶持56名学员开设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安排了120名学员就业做淘宝云客服,培训2000名学员开设了自己的淘宝店铺及移动电商就业,其中4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就业,另外还安排1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公司就业。2019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全国自强模范,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接见。

    14.张胜贤,男,汉族,56岁,群众,河南省博时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胜贤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资助78名贫困大学生、设立“博时置业爱心扶贫助学基金”、捐资80余万元帮助贫困村脱贫。为家乡修路筑渠、修建校舍,关爱老人等,累计捐资捐物达1400余万元。引导会员企业采取劳动力就业安置、帮扶分包贫困村、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形式,助力全县脱贫攻坚。

    15.侯三元,男,汉族,63岁,中共党员,济源市种子协会会长。

    侯三元抓住蔬菜种子产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济源市王屋山区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把小种子做成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已累计带动15000余户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2户,30余个种子基地贫困村成功蜕变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进村、样板村。

    创新奖(15名)

    1.孙昊,男,汉族,32岁,中共党员,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部主任科员、挂职兰考县政府党组成员。

    孙昊以系统化工程理念创新县域扶贫模式。一是主导发行全国脱帽县第一单专项扶贫债;二是河南第一单“银行+期货+保险”落户兰考;三是探索推进全国首例“银行+期货+保险+交割库”产业模式。中央领导在兰考县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中组部、中宣部系统平台大力宣传推广。

    2.王继峰,男,汉族,49岁,中共党员,省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驻商水县城关乡瓦房庄村第一书记。

    王继峰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开发“微心愿”服务平台,把扶贫干部与贫困户网上结成帮扶对子,实现帮扶信息实时共享,通过调整经济发展结构,走出了一条适合瓦房庄村发展的产业之路。

    3.李爱民,女,汉族,47岁,中共党员,沁阳市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

    李爱民紧贴沁阳县域特色,大胆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互联网+”456脱贫模式,实施“菜单式”精准帮扶,带动全市2937户贫困户、11746人稳定脱贫、长效增收,贫困发生率从2017年的1.34%降至0.81%;沁阳市是国务院扶贫办“中国社会扶贫网”推广典型试点,全市注册爱心人士102494人,贫困户注册率100%;发布物品需求9838条,对接成功率94.06%;发布资金需求788条,对接成功率95.81%,线上捐赠资金22.25万元,均居全省前列。

    4.王铁珍,男,汉族,54岁,中共党员,平舆县人民医院院长。

    王铁珍迎难而上,创新实施“互联网+健康扶贫”平舆模式,建立全县“平舆县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服务中心”三级诊疗平台,医院已通过平台会诊1.15万例,占全县会诊总数的88%。在他的领导下,医院259名医师同27576名贫困户开展了家庭医师签约,每半年对所签约贫困患者开展一次巡诊工作。有效破解了健康扶贫难题,在健康扶贫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5.梁圣尊,男,汉族,50岁,中共党员,河南省北科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梁圣尊创办河南省北科种业有限公司,在柘城大地上创新创业,把北科种业做大做强的同时,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立足实际,探索创新精准扶贫新模式,引导公司周边村庄群众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带动困难群众种植辣椒发家致富,创新丰富了“就业致富、共享发展,产业进村、授人以渔”等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的内容和形式,使周边贫困人口实现本地就业,增加其收入,脱贫致富。

    6.刘清杰,男,汉族,52岁,中共党员,省妇联妇女发展部副部长。

    刘清杰深入基层,广泛调查研究,率先提出“巧媳妇工程”扶贫模式的建议,得到省妇联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实施,已成为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张名片,先后被全国妇联主要领导、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等省部领导批示。

    7.杨晓鹏,男,汉族,44岁,中共党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装备部副主任、驻方城县二郎庙镇滹沱村第一书记。

    杨晓鹏率先在全省建立县域“医疗共同体”,形成县乡村三级协作机制,通过医疗资源纵向整合,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在全省具有推广价值和现实意义。针对滹沱村群众62.5%的因病致贫率,捐助近200万元建设高标准村卫生所,捐助医疗设施,安装远程医疗系统,免费培训医技人员,使周边群众足不出户享受省级专家的医疗服务。

    8.李爽,女,汉族,48岁,中共党员,邓州市孟楼镇党委书记。

    李爽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出发,创新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大幅增加农民群众收入,群众土地流转收益由原来的每亩200—300元提升到600元,贫困群众人均增收900余元,每个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50万元左右。对于因病、因灾致贫的贫困户,采用扶贫补贴资金入股分红的模式,每年户均分红600元;依托艾草种植和稻虾混养建设产业扶贫基地,转移17名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年均增收8000元,开发公益性岗位71个,为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弱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

    9.李敏,女,汉族,37岁,中共党员,河南来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敏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订单农业,解决小农户对接大市场问题,实施“农村电商+订单农业产业扶贫”,带动86家合作社开展订单农业种植和农产品电商销售。通过人工智能病虫害远程诊疗和精细化种植技术服务26万亩的花生、萝卜、包菜、辣椒、冬瓜、红薯等特色农产品订单种植基地,为3000多户家庭提供一年四季每人每小时5元的务工机会,带动合作社精准帮扶2000余户贫困户,开展培训15000余人次。

    10.李应贤,男,汉族,62岁,中共党员,洛宁县金珠果协会会员。

    李应贤自学技术,自筹资金,历时15年艰难研究,从豫西深山野果中培育出果树新品种——金珠沙梨品牌,该品种1998年11月通过了省科委科技成果鉴定,成为洛宁农民脱贫致富的“金果”。累计培训金珠沙梨栽培技术2万多人次,义务实地指导2500亩,免费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册。

    11.宋振廷,男,汉族,49岁,中共党员,河南振宇产业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

    宋振廷采用“互联网+党建扶智+电商扶贫”方式,利用河南振宇红色资源和电商平台为脱贫工作插上电商的翅膀,先后与京东、淘宝、拼多多等平台开展“灵宝苹果网销公益”“豫宝苹果特价秒杀促销”“故县黄桃网销”“芋元村高山萝卜微营销”等网销活动。帮扶27个村600余户贫困户和果农累计销售农副产品700余吨,价值近1100万元。

    12.陈晓东,男,汉族,51岁,中共党员,沈丘县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

    陈晓东协调建立“一办六组”联动指挥机制、“745”责任体系,创新推进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市场化扶贫爱心超市和独居老人户专项治理,沈丘率先实现脱贫摘帽。先后到全省4个市、20多个县(市、区)和郑州大学干部培训中心宣讲脱贫攻坚工作经验,提供沈丘脱贫案例和经验,被称为扶贫“专家”。

    13.杨晔,男,汉族,43岁,中共党员,河南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晔发展稻渔共养产业,在淮滨建成全国最大的3000平方米智能恒温泥鳅苗孵化厂,年孵化能力2亿尾,可为稻渔种养产业供种1.5万亩;建成国内最先进的泥鳅杂交育种中心,并通过申请获得国家专利;创建高标准虾苗繁育基地,推进“稻鳅、稻虾共养”模式,带动全县并辐射周边县区稻渔种养农户18000多户、70000多亩,亩均增效3500元左右,年增收2.4亿多元。让其中的30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建立淮滨县渔网加工总厂,在全县建立20多家分厂,带动5000多户留守人员就业,其中贫困户1700多户。

    14.王仲阳,男,汉族,52岁,中共党员,省卫生健康委爱卫办主任。

    王仲阳积极探索实施健康扶贫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实施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制度,建立贫困人口“3+3+N”精准医疗保障网,在全国率先开展健康扶贫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建立防止因病致贫长效机制,并在全国推广。2016年以来,全省因病致贫减少108.4万人,占全省脱贫人口的50.87%,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健康保障。

    15.赵大青,男,汉族,48岁,中共党员,商城县鄢岗镇党委书记。

    赵大青通过入村组调研,认为困扰乡村发展的主要还是人才匮乏问题,他创新开展选聘“名誉村长”活动,打造一支强大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实现产业发展、农民致富、治理有效、民生改善等“多赢”局面。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网络,来源:河南日报,来源地址:)

相关新闻

即时要闻

今日专题

热门资讯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