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海洋牧场:獐子岛

2016-09-0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全息网

A-
A+
世界级海洋牧场:獐子岛
资料图 
日本北海道的渔民被称为世界上最富有的渔民,他们依靠“海洋牧场”致富。北海道的海底,是人工礁石、海藻、经济价值极高的扇贝和珍稀鱼类,它们像草原上的牛羊一样在牧场里自由成长。北海道的海珍品因而畅销世界。
  在中国北方的黄海北部,也有一个这样的牧场,海底也有人工礁石,也有人工放养的扇贝、海参、鲍鱼、海胆等名贵海珍品。这里的海珍品同样畅销世界。
  这就是中国现今建成的最大的世界级海洋牧场——位于中国八大群岛之一的长山列岛,已经开发的海域面积突破2000平方公里,为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所独有。
  日本中央鱼类株式会社社长2008年到中国考察时称:獐子岛是中国的“北海道”。
  2000平方公里中国的“北海道”
  在世界地图上看,獐子岛离北海道不远。一巴掌的距离就到了。目前,这两处蓝色的“土地”被业内称为是世界上真正成规模的两大海洋牧场。
  北海道的海洋牧场建设比獐子岛要早一些年。日本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尝试,当时日本人要建海洋牧场的出发点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在人类的管理下,谋求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协调发展。最初的思路是在传统的浅海养殖区连片放养贝类、大型藻类和海胆等非游泳生物,这些栽培作物也常被称为“海上庄稼”。1978年到1987年间,日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栽培渔业”计划,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牧场。日本水产厅还制订了“栽培渔业”长远发展规划,其核心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和电子学等先进技术,在近海建立“海洋牧场”,通过人工增殖放流(养)和吸引自然鱼群,使得鱼群在海洋中也能像草原里的羊群那样,随时处于可管理状态。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北方黄海海域的长山列岛引进了先进的虾夷扇贝的繁育增养殖技术,尝试底播增殖,将人工培育的虾夷扇贝品种放养到海底,获得成功。1987年,这项技术在长山列岛所辖的獐子岛开始了规模化推广,獐子岛建成了虾夷扇贝苗种场,培育的苗种在獐子岛海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底播。随着这一技术在獐子岛的实践,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獐子岛开始启动了海洋牧场建设。按照海洋牧场建设的科学要求,他们在海底投放人工鱼礁,进行海底绿化,发展生态化、可持续的海洋养殖产业。这是中国海洋牧场的起源。
  经过了20多年的实践,獐子岛集团基本已经建立起规模化、世界级、标准的海洋牧场。目前,獐子岛海洋牧场已经开发的海洋面积突破2000平方公里。这个数字看起来有些抽象,根据北京市的规划,市区的范围东至定福庄,西至石景山,南至南苑,北至清河,其面积为750平方公里;大连市区的面积是190平方公里;香港市区80平方公里。如此比较,难以想象,在我国黄海北部的海域上,属于獐子岛的蓝色国土有多辽阔。
  2006年,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渔业资源增殖及海洋牧场建设大会上,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研究所所长王清印在会上作了《中国渔业增殖与海洋牧场建设——来自黄海北部獐子岛的实践》的报告,让世界第一次看到了中国獐子岛的海洋牧场建设图景。
  2008年,日本东京中央鱼类株式会社伊藤先生来獐子岛考察时,看到獐子岛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十分惊讶,称其是中国的“北海道”。其实,在今天看来,獐子岛在海洋牧场上的很多探索已经超过了北海道。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相关新闻

即时要闻

今日专题

热门资讯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