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金融骗局盘点:每一个都足以让人倾家荡产

2017-12-18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全息网

A-
A+

最常规的骗局:借贷平台,金交所,看收益,吐本金,实为庞氏骗局
 
       昆明泛亚,号称是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属交易所,涉及22万人,430亿资金追讨无门;
      上海中晋,至案发时,未兑付金额达52亿元,涉及投资者1.28万余名;
      上海快鹿,截至2015年2月,仅快鹿旗下东虹桥小贷共发放贷款万余笔,累计金额近160亿元;金鹿财行在2015年累计从28540名投资者处募集投资159亿元。无论此前快鹿集团如何卖资产,恐怕都难以贴补这个窟窿。
        南京钱宝网理财骗局,号称年收益率72%:
       中民福祉无忧天使互助平台,金汇泰网络互助,fifa精算投资优选平台,ACL拆分盘、鸿遵付,藏宝网,密语APP,各种邮票电子盘、原始股骗局。
        如何预防网络借贷平台骗局呢?
       1.如果有亲朋好友声称是在做网络借贷平台的代理,让你帮忙刷单,这时候一定要拒绝或查清楚真假之后再作考虑。有时候为了吸引你代理会提出刷成功之后给你分红,千万不要为了这点蝇头小利而冒险,在帮其贷款完成后,很可能会有高额的利息和其他额外费用等着你。
       2.有的不法分子利用假冒官网,钓鱼欺诈,这样很容易造成其他人利用我们自己的个人信息去其他网络平台借贷。我们在网络借贷之前一定要学会辨别正规的网络平台,不要盲目的借贷。
       3.虽然现有网络借贷平台借钱门槛越来越低,但是正规的网络借贷平台通过个人信息所提供的信用额度一般不会太高。如果注册之后填了一点简单的个人信息就获得一万多甚至几万的信用额度,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4.正规网络借贷平台对个人信息会严格的审查,不会要求你交一些额外的费用,例如手续费、介绍费、担保金等。
       5.注意利息产生的明细,如果自己看不明白,一定要和客服沟通,直到完全弄清楚利息是否符合银行的规定。有很多网络借贷平台骗局就是声称“低利息”打出“月息0.99%”的标语吸引大学生借钱,实际上真正需要偿还的是所借款项的139.8%。
      今后的小额借贷肯定会以网络借贷平台为主,利用网络借贷平台欺诈、制造网络借贷平台的骗局肯定也会越来越多,我们在网络借贷之前一定要储备一些常用的金融知识,学会如何预防网络借贷平台骗局。网络借贷平台的出现本来是为了方便大众,给人们提供快捷的借贷服务,我们要严防上当受骗,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最泛滥的骗局:微商传销,微微我心,层层分明
 
        说到微商,相信许多市民并不陌生,与正规电商平台不同,微商平台上的买卖双方均不受第三方平台的制约和监管,同时,由于微商存在于每个人的社交软件和交际圈中,自由度高、流动性大、虚拟性强,很难进行监管。
       互联网时代,各种手机APP带给人们便捷、舒心的生活体验。其中以微信为主的手机应用更是人们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通讯娱乐工具。但微信给我们生活带来乐趣和方便的同时,也给某些不法分子投机钻营行骗提供了便利。不法分子通过朋友圈以远超常规的投资盈利分红为诱惑,让很多人怦然心动并深陷网络传销陷阱当中。其以“兼职”、“营销”等为幌子和以拉人头、发展下线为奖励机制与盈利模式,根本上是网络非法传销行为,侵害网民权益,严重干扰金融和市场经济秩序,进而影响到社会稳定和谐。
        湖北咸宁“云在指尖”案,260万人入会涉案6.2亿;河南许昌“诚信买卖宝”案,网络传销,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注册会员80余万个、涉案金额200亿余元;山东蒙阴“南京国通”案、湖北京山“南京国通”案,涉案人员51万余人,涉案金额1.4亿元;吉林长春“中山盛仕铭”案,从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16日,该公司在吉林省共发展会员5387人,获得收入共计34229900元;安徽合肥“云梦生活”案,至案发,该传销组织已发展注册会员多达28万余人,层级达214层,交纳会费人员达3万余人,涉案金额高达2.8亿元;龙爱量子,打着量子科技的噱头进行的新型传销诈骗,稍微有点理科常识的人都知道龙爱量子的产品和量子科技无关。目前已被深圳公安局查封,深圳电视台曝光。
       微信网络传销的常见表现形式:
       1.以创业投资为由头,以“在家创业”、“网络创业”、“网络资本运作”、“网络投资”、“原始股投资”、“基金发售”为诱饵,引诱群众上当;
       2.打着“慈善救助”、“爱心互助”等幌子,以“做慈善事业,筑和谐家园”、“爱心支助贫困学子”、“消费养老”等形式,诱使群众上当受骗;
       3.打着“营销”旗号,采取夸大宣传、造假炫富等方式,诱骗“朋友圈”的亲朋好友,以商品零售为幌子,实际是以发展下级代理商的形式从事网络传销;
       4.打着“旅游直销”、“免费旅游”的旗号,以“免费旅游”、“边旅游边赚钱”等为噱头,通过加手机微信好友的形式发展下线,拉群众入会交费,从事网络传销。
       5.建立钓鱼网站。在电信诈骗中,不少犯罪分子通过制作高仿真钓鱼网站来骗人。他们先是群发短信,说可以上网预订低价机票、车票、演出票,可以上网查看孩子的“成绩单”,可以上网下载同学聚会照片等,“善意”提醒受害人登录钓鱼网站,然后凭借木马病毒或直接收集、记录用户网上银行帐号等个人信息,骗取人的钱财。
        不法分子的骗人套路虽然有许多,但要识破他们的伎俩其实并不难,首先要明白贪小便宜上大当,生活中要坚决做到不贪。要知道天上只会下雨、下雪、下冰雹,不会掉馅饼;其次是要睁大眼睛,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面对种种诱惑,要三思而行,自己把握不准,要多问身边人,切不可一意孤行。
 
消费返利,伪装者,合法外衣消费模式防不胜防
       “满500返500,满1000返1000”,“消费=存钱=免费”,“低门槛、高收入、小投资、大回报”,类似的宣传标语是否会吸引你的注意?这样“天上掉馅饼”的事你是否相信过?返利式传销骗局你是否中过枪?
       在实体经济不景气的当下,以“互联网+实体店”为代表的消费返利模式俨然成了诸多商家寄予厚望的销售利器。“消费返利”原本是一项常见的促销手段,商家设定一个消费梯度,满额有返利,其实就相当于打折。
       “人人公益”,上线一个月,非法集资超10亿元;万家购物,董事长被判15年涉案金额240亿;云联惠,号称300万会员,日返现2000万元,无金融牌照,涉嫌非法集资;之道出行,CEO谢文峰消失,无网约车许可证,上万司机资金被套;万协云商,以商户“刷单”为由,封闭5万商户账号,违法扣留6亿资金;江苏联宝,原扬州宝缘,欧年宝诈骗;中资盛世,福天下云商城,天创息壤(买1元返21元)……
        但是,如今这一促销手段却被坏人所利用,加上“互联网+”的噱头之后,被包装出了众多诱人的概念:消费全返、消费相当于存钱、消费致富等等。
       这些概念和口号充满了迷惑性,民众很容易就会被天花乱坠的宣传牵着鼻子走,进而踏入“高额返现”的陷阱。
       消费返利骗局识别有秘诀:
        1.看看返现比例。正常的消费返现比例不会太高,毕竟商家还要赚钱。而“高额返现”本身不具有持续的可操作性,试想如果人人都买多少返多少,那么商家的利润从哪里来?
        2.看看返现有无时间差。正常的消费返现,一般是当场兑现或者未来几天内兑现,返现和消费行为之间基本不存在时间差;而“高额返现”不会当场兑现,而是承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逐步按比例返还,和消费行为之间存在较长的时间差,这样就留下了操作空间。
        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任何一种商业模式可以支撑商家长期免费提供商品,所谓的“高额返现”违反了基本的经济常识。
 
最潮流的骗局:虚拟货币,新概念外汇跟单,打着国际化口号忽悠吸粉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传销披上了“虚拟货币”外衣。部分组织和个人打着“虚拟货币”“数字货币”“互联网代币”等旗号,以高额“静态收益”“动态收益”“推广返利”为诱饵,利诱、欺骗广大群众缴纳入会费用成为会员,并鼓动会员发展下线,骗取钱财。
        “此类活动的主体普遍未取得合法经营权或者故意掩盖其真实身份,行为责任主体难以认定;普遍采取发布虚假广告、实施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等手段欺骗诱导公众;普遍通过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等非接触式手段吸收、返回参与群众资金。一发生资金链断裂、跑路情况,参与群众很难追回资金。”今天,国家工商总局竞争执法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由于普通投资者缺乏对虚拟货币的基本认识与了解,部分虚拟货币特别是不具备任何价值的“山寨币”成为不法分子的敛财工具。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的名义,吸引群众盲目“投资”,进而牟取暴利。
        仅仅今年一年就有:张健五行币,下线多达18万人,传销头目宋密秋已被中国警方抓获;亚欧币,诈骗40亿元,7万余人被骗一空;GCB光彩币,注册会员数十万,涉案金额上亿元;EGD网络黄金,注册会员50万人,涉案金额109亿;万福币,注册会员13万人,涉案金额20亿元;暗黑币,注册会员3万多人,涉案金额15亿;维卡币,注册会员180万人,涉案金额6亿余元;莱汇币,注册会员20万人,涉案金额5亿余元;Discovery 摸金派π、克拉币、DGC共享币、百川币、麦格币、恒星币、Gem Coin珍宝币、FC 赫尔币、开心理财网、蒂克币、BGB贝格邦、BBT金币、OFC万维币、马克币、利阁币、雷达币、摩哈币、中国物联网数字货币中心;IGOFX新概念外汇,JJPTR(解救普通人)外汇骗局,沃尔克外汇,PTFX外汇跟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各种以虚拟货币为名实施的传销骗局突破了传统地域空间的限制,蔓延迅速,迷惑性、欺骗性很强,如不及时查处,将危害群众的财产安全。因此,迫切需要公安、工商和金融监管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早发现早介入,把犯罪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
        国家工商总局今天则提醒广大群众,切实提高守法意识和风险意识,认清相关行为的涉嫌违法犯罪本质,理性谨慎投资,防范利益受损。一旦发现相关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线索,可根据具体情况向金融监管、工商、公安等部门举报。
 
最无耻的骗局:养老投资,核心百善孝为先,保健+旅游+产品,争锋相对
      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人加盟投资;或通过举办所谓的养生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发放小礼品方式,引诱老年人掏钱。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居高难下,保健、理财、婚恋等处处有“坑”。然而,人生阅历最丰富的老年人,为何会成为被骗“重灾区”?是骗子太狡猾,还是老年人“弱点”太明显?老龄化社会正大步走来,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类似的还有老妈乐、WV梦幻之旅、saivian赛比安、“养老公寓”投资骗局等等。
      人生阅历最丰富的老年人,为何反而成了被骗的“重灾区”?
        “现在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老年人被骗的新闻,如果分析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老年人更害怕生病、更渴望陪伴、更需要普法。”浙江省社会学学会会长杨建华说,“这反映了老年人的脆弱性,但另一方面,是不是也说明了老年人所需的关怀和服务相对匮乏?”
        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罗浩认为,家庭应该成为老年人防骗的第一道防线。“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自顾不暇,很多人还不在父母身边,但即便是这样,平时也要多与父母联系,了解他们的动态,多为父母讲解最新的诈骗手段,提醒他们注意,告知他们如何应对,避免在遇到诈骗时手足无措。”
        罗浩说,对老年人来说,要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的念头,同时不要相信骗子“不要告诉任何人”“告诉他人就不灵了”等谎话,遇事要多与家人商量。
        事实上,很多老年人也希望了解防骗知识,但缺乏有效途径。谷若怀建议,相关部门要深入老年社区、活动中心等地,通过以案说法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诈骗宣传,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对于“空巢老人”,社区尤其要多留意。
        “打击诈骗,强化部门协作十分必要。”谷若怀说,公安机关遇到针对老年人诈骗的案件时,应及时与相关部门通报做好预防和打击此类案件的工作,尤其是要加强与银行相关业务部门合作,一旦发现老年人上当受骗应指导老人及时报警并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将银行柜台设置成防骗的一道重要关卡。
 
最无德的骗局:慈善骗局,爱心传递,以爱之名,实为诈骗
       此类骗局典型案例为2016年8月成立的"人人公益"全返平台,宣称涵盖衣食住行、教育、医疗、旅游、娱乐等各大消费领域,对外鼓吹"在这个平台的运转下,加入进来的商家、消费者、以及平台自身都可以赚到钱,三方达到共赢。与某公益基金达成了合作平台,要在5年内捐建一百所希望小学",而经过警方调查,人人公益的运作模式其实是一种新型的传销,与传统传销有所区别的是,犯罪行为在网上进行,并且没有实物交易。
      今年3月底,该平台的组织者深圳人人优益公司18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一举抓获,其中13人已批准逮捕。据相关办案人员介绍,至案发时,"人人公益"全返平台已发展商户5267户,消费者48505人,涉及全国26个省份,累计流入平台资金高达10多亿元。
       此外还有善心汇、一点公益、民族资产解冻骗局、“振兴中华慈善基金会”。
       以慈善为名进行与此无关的活动,当然是不道德的,若有触犯法律,也会招到法律的制裁。有关部门对此应深入调查,依法从严惩治,及时挽回患者损失。对病友来说,本已身处困境,容不得任何损失,病急乱投医是大忌,病急乱求助也是大忌。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在假慈善时有发生的情况下,不要盲目轻信社会上的救助活动,尤其是要受助者掏钱的公益与互助,更要睁大眼睛,提高警惕。
 
庞氏骗局?博傻骗局?
 
       有人曾经私下调研过庞氏骗局和传销组织,问他们:为什么要宣扬高得离谱的收益,把收益说低点不是看起来更真实能吸引更多人?
       对方说:收益就是要越夸张越好!
        一方面,定位精准,只要相信的都是傻子,主动过滤提高效率,这叫博傻理论;
       一方面,每月翻一两倍的暴利,还能吸引一些明知是骗局却自作聪明的人进来侥幸玩火。就是要夸张得让你明知是坑也把持不住,心动不已。
       他说:你知道吗?很多人被骗了后根本不怪我们,还求着赶快加入另一种玩法,强烈要求带他们玩,生怕不带他玩了。因为他们觉得第一次自己可能是来晚了,下一次就有熟悉规则和抢先进场的优势,就可以让后来人当垫背的傻子。
       被骗的人求骗子再骗一次,只因为想找“替死鬼”来解救自己,甚至想借机从中谋取一把私利,不自觉成为骗子帮凶,听到心中发凉。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相关新闻

即时要闻

今日专题

热门资讯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