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格尔尼卡》:油画不是用来装饰公寓的,它是一种战争工具

2020-08-21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全息网

A-
A+

在马德里索菲亚王后现代艺术中心陈列着这样一幅画:


画面抽象,有夸张的人、有骨头、有牛、有马……不知道作者在表达什么。

但是每年有相当一部分人只为了看这一幅画专程跑到马德里索菲亚王后现代艺术中心。

因为这幅画背后有一个宏大的主题:呼吁和平。
 

1937年4月26日下午四点,德国纳粹空军用飞机密集轰炸了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狂轰滥炸足足持续了三个半小时,整座小镇被夷为平地。

格尔尼卡并不是西班牙的军事重镇,但是却是巴斯克人的精神家园。

由于当天是星期一,是镇上举行集会贸易的传统日子,下午4点的时候很多人还没有离开,所以这次密集轰炸炸死了很多居民,炸伤的更是不计其数,1500多人被当场炸死,3/4的建筑被彻底毁灭。


 
这次轰炸的受害者绝大多数都是平民,他们是无辜的人,却因为西班牙国内两个斗争的党派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动用空军大规模轰炸不设防的平民城市。

当时西班牙正处于内战之中,一派是代表民主的左翼共和政府军,另一派是以弗朗哥率领的右翼国民军。

左翼共和政府军是支持民主的一派,而弗朗哥率领的右翼国民军是支持独裁专制的一派。

这次空袭正是佛朗哥请求纳粹德国朝自己的同胞开启的狂轰滥炸。

战争让小镇居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当时毕加索受共和政府军的委托要创作一幅大型壁画,用于在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馆中展出。

身在法国的他在看到报纸上刊登的这则内战消息之后,决定改变自己的创作主题,仅用了4、5天的时间,他就创作出了第一版草稿。

7月,《格尔尼卡》如期亮相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


 
我们看这幅画,整个色调采用的是黑、白、灰三种颜色,营造出低沉悲凉的氛围,渲染了悲剧性色彩。
 
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上边是一头公牛,带着傲慢的眼睛看周围的世界,象征了独裁者和法西斯的冷漠;下边是一个抱着死去的孩子的母亲在撕心裂肺的呐喊。


第二段上边是一只正在愤怒嘶吼的马,马蹄践踏在一个受伤的士兵的身上,士兵手上、胳膊上都是伤,躺在地上,手里还拿着剑,他的剑的旁边是一朵小花,这里的小花象征西班牙的普通人民,这朵小花是多么脆弱,它可能死于马蹄的践踏之下,也可能死于士兵的利剑之下,两种力量的较量最终伤害的是无辜的百姓。而上方那只眼睛,像是上帝之眼,俯瞰着世间的一切,表示“人在做,天在看”。


第三段里一个女人举着灯火从门里逃出来,向眼睛的地方跑去,象征人们渴望光明与和平。

下边的女人则少了右手,少了一根右脚趾,左腿膝盖骨折了,身上都是伤,正在艰难的逃难。


 
第四段里是一个正在被火烧着的人,张开双臂大声呼救。附近的楼里,从窗户里面透出来的火光显示那栋楼也在燃烧。


这幅画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甚至连爆炸的场面都没有。

毕加索用他擅长的立体主义手法,用扭曲变形的图形描绘出破碎的肢体和混乱的场面。

他用这夸张的画面表现了残暴、恐怖、痛苦、绝望和死亡。
 
毕加索本来不问政治,可是1937年,西班牙右翼国民军和法西斯的暴行让他极为愤慨,他要把自己内心对于这场战争的愤怒、不满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为了不让自己的画作被右翼国民军统治,毕加索委托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代为保管。

1968年,佛朗哥的心腹干将路易斯·卡雷罗·布兰科致信西班牙美术部部长恩比德,要求他向毕加索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发出正式请求,争取让《格尔尼卡》早日“回家”。

但是毕加索拒绝了,他表示,只要西班牙还在佛朗哥的统治之下,《格尔尼卡》就不会回归西班牙。

直至1881年西班牙实现了民主化之后,《格尔尼卡》才重新回归西班牙。


 
艺术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是现实在人内心的写照。

它可以化为靡靡之音腐蚀人的心灵,也可以化身为有力的政治武器抨击和谴责政客的暴行。

毕加索的这幅《格尔尼卡》,就是反映了人民对于战争的谴责、深恶痛绝以及对于和平的向往。怪不得连联合国都弄了个它的印刷复制品挂在会客大厅里。希望世界有一天真的能实现完全和平。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相关新闻

即时要闻

今日专题

热门资讯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