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系统观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3-02-14

作者:赵桂慎

来源:农民日报

A-
A+
  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六个必须坚持”。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思想武器,“坚持系统观念”是其中之一。

  当前,我国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已经进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但我们也应看到,国内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以及工农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仍然是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短板”。针对这些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确切地说,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场硬仗,要打赢这场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硬仗,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深入理解系统观念,自觉将其作为破解乡村振兴难题的思想利器,需要把握以下方面。

  开放性是系统演进的前提条件。由于受自然或历史因素影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严重阻碍了乡村地区与外界的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等交换、交流和沟通。从“硬件”上看,要加强乡村现代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诸流畅达,一通百通”,为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的外部基础条件。从“软件”上看,就是要不断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现代知识体系武装头脑,全面更新思维理念,迎接未来挑战。

  时序性是系统演进的基本要求。系统演化遵循先易后难、先快后慢、先简后繁,先主后次的时序逻辑。乡村振兴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问题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如何找准关键问题,抓住“牛鼻子”十分关键。从全局看,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加强农业科技与农村改革的双轮驱动,锚定农民增收与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实现乡村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双增长的总路线。

  差异性是系统演进的内生动力。在系统演化过程中,“涨落”导致的“势差”是系统演化的内在驱动力。202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倍,城乡在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质量以及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只有看到差距,认识到不足,才会有奋斗进取的目标、勇气和力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乡村地区要向经济发达城镇看齐,尽快补齐补好“短板”,经济发达城镇要设定更高更远的发展目标,不断超越自我,共同创造美好新生活。

  自主性是系统演进的本质特征。自主性即系统的自组织性,需要我们不断深入理解并灵活掌握,做到顺势而为,而不是盲目干预。例如,在乡村生态振兴实践中,生态修复的最高原则是尽量减少人为干扰,让生态系统进行自我修复、自我维持才是上策。在乡村产业振兴实践中,要把企业、产业和区域看作“活的生命有机体”,认识到经济主体自主演进的不可替代性,坚持以市场化机制为主,政府干预为辅,合理发挥市场化机制和政府干预的协同作用。特别是在乡村迁村并点、土地流转及主导产业选择等方面,既要发挥各级政府的组织、引导和协调作用,又要尊重市场规律和农民意愿,充分听取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与建议,发挥好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

  非线性是系统演进的价值源泉。系统各组分之间正向相互作用关系所产生“1+1>2”的溢出效应,即涌现新功能特性,代表着更高的价值创造。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要充分利用系统的溢出效应,如构建乡村产业链,建立农业合作组织、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能够显著提高农村经济的组织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农业经济效率,创造更高的产业附加值和社会财富。

  适应性是系统演进的理性归宿。适应性是主体与环境之间长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动态均衡,主体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塑造主体,二者是系统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乡村振兴本质上讲是重塑城乡关系、“三次产业”关系和“三生(生产、生活和生态)”关系。它们之间只有通过长期良性互动,才能实现城乡、三次产业和“三生”的均衡发展。202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64%,仍然有5亿多人口生活在乡村地区。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关键是要调整农村人口结构与就业结构,提高农业经营水平,从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化要素投入方面入手,优化乡村振兴所需要素与资源配置。在这一过程中,愿意从事农业的城里人会选择在农村创业、生活,一部分农村居民也会选择在城市工作和生活。通过长期选择和适应,有利于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一二三产业不断融合发展,“三生”关系更加和谐稳定,最终形成城乡均衡发展的新格局。此前一些国家的乡村发展经历对此也有所印证。

  整体性反映了系统的根本性质。整体性思维方式不同于还原论,更强调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内在关联性。“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等新理念,是整体性思维的集中体现。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建立整体性思维就是要培育全局观、综合观和联系观,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孤立、片面地看问题。乡村振兴的本质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金钥匙”在于城镇、二三产业和优势生产要素。如何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制定出一系列系统性解决方案与配套政策,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循环性是系统演进的历史逻辑。事物发展具有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特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不会一帆风顺,曲曲折折、峰回路转是常态,有时甚至会出现阶段性退步现象,但整体上则是不断向更高级阶段发展演化,这是不可阻挡的必然规律。因此,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广大干部群众应时刻保持清醒认识和战略定力,对可能面临的困难、险阻和挑战作出理性预判,从容面对,迎难而上,全面担负起乡村振兴的伟大历史使命,为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坚持系统观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者:赵桂慎,来源:农民日报,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SC/jjps/./202302/t20230213_7937475.htm)

相关新闻

即时要闻

今日专题

热门资讯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