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的起源与形成
2021-12-21
作者:学习啦
来源:学习啦
隶书萌芽于战国,孕育于秦代,定型于西汉,兴盛于东汉。
概括起来有这样二种观点
1、秦篆书写烦冗,不利交流。奏事繁多,还是用“篆之捷”的“佐书”书写方便、快捷。于是采用了民间中下层书写中流行的草率急就的“草篆”体。
2、这种“简捷易写”的“草篆”体并不规范统一,由秦狱吏程邈整理了一套方案为官方应用。因他的身份是狱隶,因此就把这种字体叫“隶书”。历史上也就有了程邈创立隶书的说法。
隶书又称“八分”。但“隶书”和“八分”的关系,各家说法不一,至今尚无定论。
可以这样认为:隶书与“八分”,是同一种书体的不同叫法。初为古隶,后来出现的汉隶称为八分。隶书包括八分,八分是隶书中的一个部分。
对古文字而言,隶书是一种草创的简化字。在秦代,一般只在管理工役和囚徒的下级官吏的行文中使用,这些官吏属于“隶人”,所用的书体就称为“隶书”。相传隶书是由程邈所创。程邈本是县吏,因罪被囚禁在云阳监狱。狱中的程邈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将篆书的笔画和结体作了简化,并作隶书三千字上奏秦朝,结果所创书体称为“隶书”,他被任命为御史。这种传说同仓颉造字一样属古代文人杜撰的神秘故事。实际上,汉字的任何一种书体都不是某一个人所能创造出来的,而是由于社会进步、变化和发展的需要删繁就简而成的。也许程邈的功劳在于搜集整理了隶书,并使之成为官方小篆的辅助书体。
隶书又称“史书”、“佐书”、“八分”、“隶分”和“分书”等。其中,汉代有“书佐”一职,是专职书写的低级书吏,“佐书”之名由此而来;“八分”一名,即隶书的左波右磔,当时有一种说法:笔势收束无波称“隶”,笔势舒展名“八分”;“史书”则因所习用的人而命名。隶书的主要特征是“波挑”(或叫雁尾),所以长期以来,人们把波势法的书体称为“隶书”。
隶书萌生于战国初期,成熟并盛行于汉代。在书法史上,汉代的隶书和清代的隶书是隶书史上的两大高峰。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