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春节民俗日历: 年俗纷呈古意深

2022-02-04

作者:董方婷

来源:

A-
A+

      春节,承载了中国人对团圆和幸福的期盼。关于过年,每个人都能在充满仪式感的年俗中找到自己的年味记忆,也许是糖瓜祭灶,是家家户户把“新桃换旧符”;也许是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抑或是除夕夜里的“爆竹声中一岁除”。

      关于过年的风俗,全国各地既有共通之处,也带有各自独特的地域特征。海南称过年为“做年”,一个生动形象的“做”字,体现琼岛春节年俗“章程”的繁多隆重,也烘托出海南人“做年”的热闹和喜庆。

      在海南省文联艺术研究室主任苏鹏程的记忆中,儿时的年味从一放寒假起就日渐浓郁,“阉公鸡、填肥鸭、置年货、做糖贡(米花糖)、蒸‘筐粑’…… 从腊月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海南人都在张罗着如何过一个喜庆丰裕的新年。”

      明日东家当祭灶 只鸡斗酒定膰吾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小年

      海南人过年从腊月开始,小年一过,也就意味着完全进入“春节时间”。民国《琼山县志》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取竹枝扫屋尘。是夕祀灶。宣灶经,送灶君朝帝。”

      “腊月二十三,我国北方民间俗称小年,部分南方地区的小年则是腊月二十四。腊月二十四日送‘灶君’,海南部分农村会换香炉,夜晚备酒果设祭,为‘灶公’送行,有的则修灶、粉刷墙壁。”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昌江黎族自治县文联主席庞大海说,这一天,海南人还有“采屋”的习俗,家中老少齐动手,买来新扫把或找来青竹枝叶自制成大扫帚,将屋顶、屋檐、墙壁以及屋里屋外上上下下全面打扫一遍,并清洁桌椅、床铺,清洗被子、蚊帐等,寓意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家家户户除旧布新,迎接新年的到来。

      “二十四,扫尘日”,年前大扫除的习俗从古时候保留到现在,如今的扫尘多从小年持续到除夕。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在苏鹏程看来,海南过年的味道就是美食的香味,“‘十里一风,百里一俗’,海南部分地区过年吃的美食也不尽相同,炸京果、饺子、煎堆,做糖贡、糍粑、三色饭,蒸‘筐粑’…… 一道道美食凝聚着浓浓的年味。”

      定安县下田村八旬老人徐家昌回忆,村里有条件的人家常在腊月二十七、二十八开始做“筐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年糕。“筐粑”的做法,一般是用浸过的糯米(有的加少量的粳米)加水磨成浆,滤去多余水分,捏成小圆条,放入大锅中,加适量红糖或白糖和清水,煮熟时用两根木棍伸进锅内搅拌均匀。待熟透成胶糊状,倒进扁形竹筐内,放凉后可用白线切割,邻里间相互赠送。“‘筐粑’放置几天会逐渐干硬,还可切成薄块油煎后吃。”徐家昌说。

      “糖贡、饺子酥、‘领带花’等是文昌人过年的必备品。在文昌人看来,过年吃糖贡,寓意着一家人甜甜蜜蜜,吃饺子酥象征着团团圆圆。”文昌市会文镇文林村“95后”女孩王欣说,过年前,村里家家户户都会飘出阵阵糯米的香气,馋嘴的孩子们常常围坐在灶台旁,等着尝一口新鲜出炉的糖贡。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农历腊月廿九,除夕

      “廿八九没有磨盘闲,三十没刀砧闲”,这句海南民谚生动体现了过年前几天的繁忙景象。

      今年的除夕,并不是在大年三十。据天文专家介绍,这主要与“朔望月”有关,月亮圆缺变化一周称为一个“朔望月”,一个周期平均约为29.5天。恰逢2022年腊月是小月,便没有了年三十。专家表示,只要正月初一还在,前一晚都是除夕。

      除夕这天,海南人家家户户打扫屋内屋外卫生,张贴各式年符,呈现一派除旧迎新的景象。“海南有‘无鸡不成宴’的说法,除夕的年夜饭上自然少不了白斩鸡。”苏鹏程说,海南农村许多地方的村民会在八仙桌上摆放鸡、鱼、猪肉等菜肴,祭拜“公祖”(即祖先)。

      苏鹏程认为,海南人祭拜“公祖”这一习俗,既有求祖先保佑全家身体健康、出入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期望,也蕴含着海南人对先人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除夕的年夜饭是中国人过年的“重头戏”。祭拜“公祖”后,海南人开始吃年夜饭,琼岛部分地区把吃年夜饭称为“吃围炉”。一顿“围炉饭”总是要吃上好几个小时,年轻一辈会向家中老人汇报一年来工作、生活的情况,老人则会勉励年轻一辈,并将过去的故事娓娓道来。

      春节期间,海南各地还有点灯驱邪的习俗。在除夕夜点燃煤油灯,直至第二天天亮或至大年初三才熄灭,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点煤油灯逐渐被开电灯取代。

      正月初一,春节

      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户户欢欢喜喜迎接春节的到来,海南民间称之为“迎年”。

      “大年初一,逢人要讲吉利话,忌骂人、争吵、讲粗话、挑水、扫地、杀生,米缸不能空。”苏鹏程说,在海南人看来,在大年初一这天,即使爆竹碎纸盈庭、果皮纸屑满地也不能扫除,这些均被视为“钱宝”,一旦打扫,就会把“福”和“财”都扫掉。

      由于讲究正月初一“不杀生”,当天吃“斋”便是海口等地诸多习俗中的一种。海口人说的“斋”,从广义来说就是素食,原料包括腐竹、粉丝、黄花菜、冬菇、黑木耳等素菜,用鸡汤或清水煮制,调味后就是海南名菜——斋菜煲。正月初一吃“斋”,有“清净洁白”之意,同时也能缓解年夜饭的油腻感。

      海南人过年期间吃的食物同样蕴含着吉祥的寓意,如茄子(在海南话的发音里与“强”字同音,寓意一年更比一年强)、咸鱼(年年有余)、芹菜(发音与“勤”字同音,祈望新年勤劳致富)、长粉丝(日子细水长流)、炸得金黄的豆腐干(寓意招财进宝)、生菜(即生财)等。

      元宵争看采莲船 宝马香车拾坠钿

      正月十二

      过年期间,除了走亲访友,海南许多农村地区都会举行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

      在昌江地区,有荡秋千的习俗。“荡秋千的日子一般会选在正月十二,分为单人荡、双人荡、立荡、坐荡等。荡秋千年俗只在军话地区流行,荡秋千时边荡边用军话对歌。”庞大海说,这种形式最初只是在青年男女中流行,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民间体育游艺活动。

      正月十五,元宵节

      海南俗称元宵节为“年仔”“小年”,是春节的延续,故海南有“不过元宵不算出年”的说法。元宵节当天,除拜祭祖先外,海南不少地方有花灯巡游、装军、舞狮舞龙等习俗。

      元宵节习俗中,不得不提海口府城的换花节。换花节起源于“换香节”,“换香”是老百姓互换香火,有换吉纳祥、发财旺丁的寓意。后来府城民间把“换香”改为“换花”,“换花”逐渐成为人们元宵闹春的主要活动,也成为年轻人追求爱情的新习俗。

      “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过年习俗也在不断变化,有一些习俗也在逐渐消失。”苏鹏程说,不管过年以何种形式呈现,人们“做年”所追求的团圆、安康、和谐、平安、幸福的主题不会改变。


(责任编辑:董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海南春节民俗日历: 年俗纷呈古意深 ,作者:董方婷,来源:,来源地址:)

相关新闻

即时要闻

今日专题

热门资讯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