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墩墩”是怎样诞生的?

2022-02-09

作者:中国质量报

来源:中国质量报

A-
A+

  这两天,憨厚可爱的“冰墩墩”成了全国乃至世界体育迷的宠儿,不仅网上商店卖断货,实体店也排起了长队,网友们甚至用“一墩难求”来形容其紧俏程度。

  “冰墩墩”是怎样诞生的?为何如此受欢迎?一起来听听“冰墩墩”的设计总执行刘平云怎么说。

  刘平云:它(“冰墩墩”)是中国形象的代表,敦实、憨厚、友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温暖。温暖能代表中国人的友好、和平。

  谈起圆润可爱的“冰墩墩”,“冰墩墩”设计总执行刘平云满脸都是自豪。在设计者看来,“冰墩墩”并不只是一只憨厚的熊猫形象,背后的寓意十分丰富。

  刘平云:“冰墩墩”看起来是一层冰晶外壳,跟冬奥的运动非常吻合。另外,它看起来像宇航员,寓意着未来的、科技的感觉。

  从2018年8月开始,广州美术学院教师曹雪、刘平云带领的设计团队就开始了冬奥会吉祥物的设计工作。事实上,最初入围的作品形象并不是现在大家看到的熊猫,而是冰糖葫芦。

  刘平云:后来发现,以冰糖葫芦呈现、承载国家形象,感觉还是不太有分量。这个时候我们就想到尝试(把)新的元素纳进来。

 “冰糖葫芦”设计手稿

  设计团队在保留冰糖葫芦冰壳的情况下,开始了长达7个月的修改,尝试过在冰壳之下更换成老虎、兔子或麋鹿等。最终还是认为国宝熊猫最适合代表中国,并成功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形象引入到熊猫的头盔上。经过上千次的反复修改,“冰墩墩”从全球5816件作品中脱颖而出。

  老虎、麋鹿、兔子形象

  刘平云:我们把冰丝带扣到熊猫脸上去。一扣上去我就说了一句话,我就说“天亮了”,我们有希望了。因为那个时候已经让熊猫的整个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它(“冰墩墩”)有色彩了,有温暖了。

  在创作过程中,设计团队对于细节有着极致的追求。设计人员亲自上冰上雪,实地感受冰雪运动。还派出成员飞赴四川熊猫基地,近距离观察熊猫的姿态,为创作捕捉灵感。

  刘平云:我们一直以为熊猫是黑尾巴,结果发现是白尾巴。同时为了表现动作,设计腿部一般都是外八字,但我们发现熊猫是内八字。白尾巴和内八字都是通过一次实地观察发现的细节,回来我们就进行了调整。

  历经十个月的艰苦创作,刘平云和团队经过上千次的反复修改,最终凭借“冰墩墩”取得了胜利。在刘平云记录航旅线路的软件上,21次往返北京的航线织成了一个密密麻麻的椭圆形图案,这些细节见证着整个团队的韧劲儿。

  刘平云:我们总的创作时间是10个月,我们叫“十月怀胎”。经历了21次大修改,每一次大修改都要飞北京一次;小调整就更多了,设计方案是上千个,草稿画了上万张;文件更多了,加上3D文件,上百G都有,整个体量非常大。

  “冰墩墩”设计手稿

  刘平云提到,“冰墩墩”与以往熊猫吉祥物之间的关系,既有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新时代新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刘平云:1990年(亚运会)的盼盼、2008年的福娃晶晶和“冰墩墩”都是熊猫,所以如何打破传统形式来进行新的设计确实是难点,我提出的观点就是历史符码和当下符码的聚合。我们把2022年定为未来的、具有科技感的世界,所以我们“冰墩墩”的设计就想着在历史符码之下,加入一些时代特征。我们把3D技术、科技感,把5G时代的一些元素加进来,让它具有时代性,这才形成今天具有时代意义的“冰墩墩”造型。

  对于最近“冰墩墩”的走红,刘平云感到既惊喜又意外。他坦言,现在他自己手上也没有“冰墩墩”了,暂时也没有渠道能买到现货。刘平云表示,“冰墩墩”备受中外友人喜爱的背后,透出了中国文化强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刘平云: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有它的底蕴,这一点给所有国家和国际友人一种美好的感受,也体现了大家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冰墩墩”作为亲善大使,传递的是崇德、友好的理念,也代表了中国文化当下的趋势。

  整个春节假期,刘平云一直忙碌在江西新余、南昌以及广东广州多地,通过分享创作过程、宣讲冬奥知识、发放“冰墩墩”纪念品等形式为冬奥助力加油。

  刘平云:我作为一名设计师、一位文化志愿者来做这些事情。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把冬奥文化传播得更远,能够拉动中国、世界的冰雪运动。


(责任编辑:符文强)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冰墩墩”是怎样诞生的?,作者:中国质量报,来源:中国质量报,来源地址:)

相关新闻

即时要闻

今日专题

热门资讯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