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种植牙暴利 国家集采迈出重要一步
2022-02-18
作者:夏金彪
来源:经济时报
继心脏支架、人工关节之后,同属高值医用耗材的种植牙也将迎来国家层面集中带量采购(下称“国家集采”)。
日前,国新办举行深化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进展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表示,在种植牙集采上,已广泛听取临床、企业和各地意见,目前种植牙集采方案基本成熟。他进一步表示:“准备今年上半年力求能够推出地方集采的联盟改革,实际上也是在国家主导下进行布局,在牙科种植体探索一种集采方式。”
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进一步降低患者医药负担,特别点名种植牙要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开展集采。
“天价种牙”被诟病已久,成为民生痛点。目前,种植牙是治疗牙齿缺失的最佳方案,兼具医疗与消费属性。由于口腔耗材不在医保报销范围之中,种一颗牙动辄要上万元,人们以“种一口牙就是一辆宝马车”来形容“种牙贵”。
据业内人士透露,种植牙价格虚高有很多因素。其中,进口产品垄断是其价格虚高的主要诱因。国产口腔耗材产业起步晚,后来由于质量良莠不齐,逐渐被市场淘汰,导致“洋品牌”垄断口腔市场。由于市场对种植牙存在刚性需求,不仅患者缺乏话语权,医院在采购时也难有议价能力。此外,进口种植体的流通环节过多,要经过厂家、全国总代理、地级市代理、招投标代理公司、医院等多个环节的加价,包含了高额的“推广费用”甚至“灰色公关”,几千元的产品暴增到上万元。
事实上,针对“种牙贵”的民生痛点,国家集采迈出整治种植牙暴利的重要一步。从去年开始,浙江省宁波、四川、宁夏等地相继发布文件,开始试水集采,希望通过集采挤掉种植牙不合理的价格水分,同时“以量换价”让企业和患者共赢。
根据《2020年中国口腔医疗行业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种植牙数量为406万颗左右,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种植牙市场之一,我国种植牙市场规模已近1600亿元。按照中国的人口基数和老龄化发展水平,保守估计,中国的种植牙市场还有10倍以上的增长潜力。
目前,国内种植体市场以进口品牌为主,其中瑞士、德国、韩国占据前三位。有数据显示,国产种植体定位和韩系品牌相近,但起步较晚,目前市场份额预计仅占7%。
业内预测,从前期高值医用耗材——冠脉支架和人工膝关节的全国集采情况来看(冠脉支架价格均价从1.3万元左右降至700元左右,降幅达93%;人工膝关节平均价格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平均降价82%),一旦种植牙国家集采落地,将促进种植体大幅降价,加速进口口腔耗材的本土化替代。同时,公立医院种植牙大幅降价,将倒逼民营医院降价。
需要指出的是,以往的集中带量采购,主要市场在公立医院,医保成为带量的指挥棒,但目前种植牙并未纳入医保,在民营医院占主导的口腔医疗市场上,还须通过鼓励政策,让更多民营口腔医院加入国家集采,做大采购量,通过以量换价,减少流通环节,让种植牙不再暴利。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