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刻板印象 职业教育提质加速
2022-03-19
作者:程铭劼 赵博宇
来源:数字观察网
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正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职业教育必须摆脱相对狭窄的困境,要让学生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究竟该如何让学生更青睐职业教育?究其根本或在于帮助学生实现更高水平的就业。
依产业办专业 让学生“有学头”
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是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之一。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胡卫在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中表示,挺起职业教育的脊梁,当务之急是要破除体制障碍。
胡卫建议,职业教育发展要推进横向融通,实现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的横向贯通,为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同时发展纵向畅通,打通“断头路”,畅通职业教育的升学渠道。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使其成为职业本科、职业专科招生的主渠道。“普通高校甚至一些名校的技术技能类专业也可通过职教高考遴选学生。”
在胡卫看来,职业教育既要教做事也要教做人,既要学知识也要学技能,让学生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
“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这是在今年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对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概括。而作为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类型教育,贴合产业办学是职业教育的特征之一。
据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北工院”)教务处处长王佼介绍,目前北工院刚刚修订了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将专业与产业间的逻辑定位为:新业态-新技术-新岗位-核心能力-核心课程。“我们主要以数字化改造为核心。让培养方案紧贴企业需要和北京市产业升级的需要,服务区域转型。”
扭转外界认知 提高职教“盼头”
如何让职业教育有盼头,首先需要缓解的是家长对职业教育的焦虑,并提升职业教育地位。胡卫强调,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让职教毕业生在就业、落户、薪酬待遇等方面,能够享受和普通学校毕业生的同等待遇。以此扭转外界对职业教育的认知,缓解家长焦虑。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推出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和《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三份重要文件,并提出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以此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知。
王佼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为了让学生毕业后更有所成,学院在专业建设上还紧紧围绕城市的生命线——“水电气暖”,瞄准产业上的系列岗位。“在这些产业运转的过程中需要大量一线的服务人员完成保障工作,瞄准产业现实和未来需要建设学生所需的专业,而不是完全依据个别企业的要求去设立(专业),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更有益。”王佼直言。
据悉,为给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方面的指导,北工院还在校内设立了创业园和“职点工作室”,帮助学生解答就业困惑。“我们学校的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98%以上,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也达到95%以上。”王佼说道。
呼吁规范市场 增加进厂“奔头”
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也有代表委员在建议中提及“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的内容。
这一建议背后是对制造业人才短缺现实的关照。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制造业人才缺口2200万,近五年平均每年150万人离开制造业。另据BOSS直聘数据显示,2022年2月,平台蓝领招聘岗位中“工厂直招”的比例增长明显。同时蓝领岗位平均薪资出现增长。
此外,根据人社部发布的2021年四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制造业、服务业蓝领人才缺口仍在扩大,人才供不应求。同时,“95后”“00后”年轻一代的“新蓝领”技能、薪资期望都出现提升,蓝领岗位薪资也上涨明显。
“从目前发展来看,现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业水平、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难以和产业需求直接对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长久来看,实现专业和产业的对接仍然需要依靠市场。
“职业教育作为人力资源需求的上游,与具体岗位需求相关的联系,应通过规范的法治市场,但目前我们在教育领域这块,特别是职业教育这一块,还没有建立起这样规范法治的市场,这也是未来要努力的方向。”储朝晖表示。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