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殷墟发现面积最大的西周遗址

2023-02-04

作者:人民网

来源:人民网

A-
A+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殷墟遗址范围的洹河以南和东面的大司空地区发现商代晚期干道,从殷墟西部、今安钢厂区向东贯穿有商代晚期的干渠及其支渠,长度超过2.7千米,两者构成殷墟大邑商都城空间的骨干框架。但这样一些重要的现象,在洹河北岸以商王陵区为中心的区域都没有发现。因此,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启动了洹河北岸地区的考古勘探。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召开线下汇报会,在两天汇报的37项考古报告中,关于殷墟的新发现引起关注。2021年起,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开展了商王陵及周边区域的考古勘探,两年的时间确认了围绕王陵区东、西二区的二条围沟为陵园的隍壕,同时在王陵区东南方向半扇形空白区域发现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的西周遗址,这是殷墟范围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西周遗址。

  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专家牛世山介绍,两条围沟围绕在王陵区外围,未见围沟与殷商墓葬、祭祀坑存在叠压或打破关系,只有晚期墓葬打破围沟和祭祀坑的现象,证明围沟早于西周早期。2022年,考古队分别在商王陵公园墙西南角外、商王陵公园内和商王陵公园内东墙外选4个地点发掘,发掘所见遗存包括商代晚期、西周、东汉、宋元等时期。其中发现西周时期的房址3座、墓葬2座、灰坑109个。

  殷墟考古将近百年,是中国所有古遗址中发掘时间最长、研究成果最为丰硕的遗址,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殷墟王陵遗址是殷商王朝的陵园与祭祀场所,开创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的先河,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以宫殿宗庙建筑和王陵大墓为代表的商代建筑,是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和皇家墓葬的代表。从1933年起至今,在这里相继发现了13座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出土了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石器和陶器,举世闻名的后母戊鼎就发现于这里。这些发现为商代晚期文化传统研究提供了证据。

  近年来,随着殷墟考古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3300多年前商代文明的神秘面纱正被层层揭开,当时的国家、城市、聚落正逐渐鲜活起来。

  “根据最新发现,综合多重因素可知,两个围沟与商王陵有明确关联关系。两个围沟属于围绕商王陵的隍壕。这些发现改变了商王陵陵园的格局,将推动对商代陵墓制度乃至商文化、商史的研究。同时,也为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牛世山说。


(责任编辑: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河南:殷墟发现面积最大的西周遗址,作者:人民网,来源:人民网,来源地址:http://www.kgzg.cn/index.php/a/398596.html)

相关新闻

即时要闻

今日专题

热门资讯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