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注重跨学科学习和实践性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

2024-04-10

作者:

来源:新华网

A-
A+

  新华网北京4月10日电 日前,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潘庆中教授做客新华网,对书院的最近发展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

  潘庆中介绍,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是清华大学专门为持续提升学生全球领导力而精心设计的硕士项目。项目自2013年4月正式启动,至今已有十一年。书院整合全球一流教育资源,依托清华大学综合实力,打造独特的全球对话平台,努力成为促进中国和世界高等教育创新的先行者。截至目前,书院已招收9届超过来自10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名学者,其学历背景涵盖全球400多所大学。

  潘庆中表示,书院的学生有学科与文化背景高度多元化、诚实正直、学业优秀、视野开阔、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等突出特点。今年中国区的招生已于1月1日开放申请系统,报名截止日期是北京时间5月20日23:59。本次招收的是第十届苏世民学者,计划于2025年8月底入学。

  潘庆中表示,申请者需拥有学士学位,年龄应在18周岁至28周岁之间,且英语水平符合书院要求(具体申请信息可以参见官方发布信息)。当申请者正式成为苏世民书院的一员后,可以获得各种交流机会,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认识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领军人物并建立紧密联系,参加当地企业和各类机构的实习和活动,深入中国各地了解当代中国的现状与发展。书院的业界导师库现有100位,来自政府、非盈利机构、国际组织、能源、医疗健康、金融、科技等行业。书院通过帮助学生与业界导师结对子和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加强联系,让中外学生深入认知中国。

  此外,书院还通过遍布各行各业的校友网络,为世界各国输送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优秀人才。在中国、美国和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建立了17个苏世民书院校友枢纽城市(city hubs),定期举办各类校友活动,积极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潘庆中介绍,为了更好地实践书院的育人理念,书院在2019年完成课程改革,确定了围绕全球事务、中国发展、领导力三大核心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未来针对核心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提供准备。书院强调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倡导问题导向型的主动式学习,同时注重体验式学习,设置丰富的中国社会实践活动,将课程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深入了解高速和高质量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师资团队由具有学术声望、国际影响力、业界同行公认的知名专家和教授组成。根据学生多样化背景分组的小组讨论课,以及部分课程中外教授共同授课的教学方式,极大地促进跨文化沟通,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和世界的了解。

  特色课程方面,潘庆中强调,书院教学十分注重体验与实践,以“全球事务”课组为例,围绕必修课程还会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设计不同领域相关的实践课程。此外,他还特别介绍了中国社会调查(Deep Dive),让学生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有机会了解中国的不同地区,并深入调研与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主题相关的课题。除了紧凑的学习外,书院的学生还有机会体验丰富的校园生活。潘庆中通过第一届学生摘得运动会男子、女子和团体第一来告诉大家,书院也一直贯彻着“无体育、不清华”的精神。同学们经常与其他院系、院校一起组织专题研讨、志愿者活动等,组织的特色文化体验也邀请大学各院系同学参加。这些活动通常不仅仅限于在书院生活学习期间,很多在毕业后还会持续开展。得益于背景的多样性,丰富的活动也为同学们提供学术和专业经验分享的机会。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式,苏世民书院一直秉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宗旨,创新教育模式更注重体验式教学和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此外,书院可能更加注重跨学科学习和实践性的教育,帮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并培养其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目前,苏世民书院已有七届毕业生,近1000名校友分布在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约85%的毕业生选择回到自己的国家工作,在公共部门、国际组织、咨询、科技等行业深耕。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注重跨学科学习和实践性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作者:,来源:新华网,来源地址:http://education.news.cn/20240410/ff86db691cf948cf9b930ea23c973f33/c.html)

相关新闻

即时要闻

今日专题

热门资讯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