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即将进入“头伏”,随着大家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治未病”。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但并非人人适用,不可随意盲目跟风。
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要避免几大误区:
1.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为了温补人体阳气,比较适合阳气不足、不能固护温煦人体,致使阴寒之邪侵袭人体引发疾病的人群。此类人群可通过贴敷、艾灸、拔罐等特色疗法,补益人体阳气,护卫机体制衡阴寒邪气,再到冬季时,机体就能有效抵御阴邪,即使致病,病情也会大大减轻。而平时阳气充足、阴气亏虚的人群,不适合冬病夏治。如果一味增补阳气,会损害阴气,导致人体阴阳失衡,反而加重疾病。
2.很多人不分疾病盲目“夏治”。一般是否适合冬病夏治,要根据患者体质和疾病情况决定。如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耳鼻喉科疾病,有支气管哮喘、肢体麻木、风湿性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如果因为素体阳虚、因感受风寒邪气引发所导致的就适合冬病夏治。但如果上述患者出现黄痰、咽干口燥、心烦胸闷等热证的征象就不适合“夏治”。
3.认为第一次“夏治”后有效不继续治疗。“冬病夏治”贵在坚持。一般一年为一个疗程,需连续治疗3至5年,也就是3—5个疗程。另外,只有坚持按疗程治疗,才能保持良好的疗效,效果才会更好。很多人治疗一次后觉得有效果就不治疗也是错误的。
4.以为“夏治”后冬病不再发作,也是错误的。人体极为复杂,身体发病与否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青壮年和年老体弱者,对治疗的敏感性和疾病的抵抗能力就不一样,疾病严重程度、病程长短等因素都会影响发病。冬病夏治后,根据体质不同每个人的症状不同,也不能盲目认为冬病不会发作,或者彻底根治。
5.“冬病夏治”不仅仅是穴位贴敷。穴位贴敷是中医一种外治的特色疗法,通过将药物贴敷在特定穴位和经络上,刺激该处穴位经络,达到温补阳气、通经散寒、调理气血的作用。但冬病夏治的特色疗法不只有穴位贴敷,还包括艾灸、针刺、拔罐、埋线或内服中药汤剂等其他疗法。 (责任编辑:刘倩影)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刘倩影,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