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患脑中风”是怎样炼成的?
2021-10-20
作者:佚名
来源:全息网
近日,山东菏泽单县2000多位村民被曝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医保账户出现“脑中风”的医保结算记录,涉及5岁的儿童和去世的村民。此事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此,相关部门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将及时通报调查进展。从单县县委宣传部获悉,目前错误的医保记录已经撤销,经调查,部分群众疾病名称被误登记,系某村医在诊疗录入系统时未按照实际诊疗结果输入病名,违规操作导致。已暂停有关村卫生室医保报销资格。
此事之离奇,远超想象。5岁儿童患脑中风、人死后还有48次医保消费,全村被诊断“脑中风”的,竟多达2000多人,哪一样不荒唐得可笑?该“脑中风村”究竟发生了什么,需要进一步彻查。当地认为这个荒诞剧由该村医误操作所致,尚难解释外村何以也广泛同样存在“脑中风”等错误诊断。
不管这个解释是否可信,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误操作”的结果是,医保基金出现了流失。
若最终调查结果证实这是一起骗保案,骗保者的手法就显得十分另类。按照常识,薅医保基金的羊毛,不会专挑“脑中风”这一只羊,出现全村人患脑中风的现象,要么因为骗保已达到了不想掩饰的地步,要么因为对系统不熟,连骗保都缺乏基本的技术手段。
当前,医保基金监管已具备了丰富的技术手段。比如,很多地方都建立了智能审核系统,这么多人集中患上“脑中风”,这种违反基本逻辑的现象,可以轻易被智能系统识别出来。此外,针对处方,也建立了处方智能审核和处方定评等制度;针对病历,则有病历质量控制等措施。种种技术手段决定了,此类极易辨识的错漏,很难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生。而且,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大多设有“医保科”,负责日常监督,可以及时发现违反基本常识操作的现象。
但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不仅缺少技术支撑,也通常缺乏相应监督机构,导致基层反而容易成为医保监管的灰色地带。
人们不无遗憾地发现,很多在城市和大医院管用的好招、妙招,一旦到了基层就会失灵。基金智能审核以信息互联互通为前提,医疗信息化建设在基层十分滞后,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监管手段派不上用场,容易出现漏洞与缺项。
在许多乡村,技术手段不好使,管理也需要改进。很多村医年龄偏大、能力偏弱,不会操作医保信息系统,在村医乡管、乡村一体化的背景下,就只能由乡镇卫生院代为维护和操作信息系统。倘若像菏泽单县这样,医保部门只审核乡镇卫生院的医保结算数据,不审核村级卫生室的相关数据,那么,村级数据就被置于监管的视野之外,全由乡村自己处理,即使出现“全村患脑中风”这等荒唐事,外界也很难知晓。
我国在医保监管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乡村一级有其独特之处,将城里的经验照搬下去,难免水土不服。“全村患脑中风”戳中基层医保监管漏洞,提醒我们,乡村亟需一套针对性更强的医保基金监管措施。
不妨以此为契机,系统总结农村医保特点,制定契合乡村实际的基金监管模式,堵住乡村卫生机构等基层漏点。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