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神童”魏永康病逝:“加速人生”背后的领悟与反思
2021-11-23
作者:佚名
来源:百家号自媒体平台
作为“神童”,魏永康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在17岁之前他有很多口口相传的传奇事迹。一岁多开始识字,年仅2岁识字量便达到了1000多个汉字;只有4岁,初中的课程基本上便学完了,小学只读了二年级和四年级;8岁那一年,因成绩优异,连跳几级,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
当年,湖南省内媒体纷纷报道, “神童”、“华容神童”等溢美之词纷出报端。魏永康一步步被更多的人所知,他被立在了 “神童”的神坛。在求学的路上一路狂奔,将同龄人都甩在了身后,成为了众人仰慕的“天才模板”。
13岁以总分602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成为了当地年龄最小的大学生;17岁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考进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成为硕博连读研究生。在大众的注目礼下,这时的他锋芒万丈,前途似锦。然而,一路开挂的魏永康,人生好像被突然按下了暂停键,在中科院读了三年研究生后,他却被学校劝退离开了学校,硕士学位也没有拿到。
自此,魏永康跌落了“神坛”,昔日的众星捧月,到如今的无人为津,很多人认为这是他母亲教育的失败。魏永康“掉下来”这个事实,最无法接受的也是他的妈妈,母子俩的关系一度很紧张,妈妈认为魏永康在那么好的条件下,不努力学习,简直罪该万死,还动了打了他。一气之下,魏永康揣着500块钱,在16个省市流浪了39天,可最终因为弄丢了钱,不得已又回了家。我们无法想象,魏永康究竟经历了怎样一段灰暗的日子。
但我们看到,他从高处跌落下来后,在默默的疗伤后,学会适应“低处”的环境。在废墟中重建自我,这才是他最强大的地方。而他的妈妈曾学梅面对记者采访时,也悔恨地说:“我不怪他,只怪我的教育方法太狠了,对他也太狠了,全部错都在我,我太对不起他了。”网友们也表示,魏永康很不容易,是把一生的时光浓缩着过了,短短半生就经历了别人一生都无法经历的事。
可事到如今,谁的错都已经不重要。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这世上真的有“天才少年”吗?还只是孩子的人生被“加速”了而已呢?“天才少年”被家长们追捧、羡慕,还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是“天才少年”,这样不仅孩子的未来前途不可限量,自己的人生也跟着光彩、有面子。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以及没有得到的名和利,期望让孩子去达到。
于是,在围观“天才少年”时,家长们也难免有“失落”,别人家的孩子在学习上出类拔萃,轻轻松松就拿下了各种奖项。可能会有很多父母都在感慨,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可以?别人的孩子都是学霸,而我的孩子作业一塌糊涂。可是, 光的背后也会有阴暗面。在“神童”这个称谓的背后,他们的童年可能也失去了平凡人的快乐……
不可否认,很多的神童拥有先天的智力优势,再加上父母的后天精心培养,才有了傲人的成绩。但这种“精心”过了度可能就变成了高压的管控,变成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让孩子保持了学习成绩遥遥领先的优势;但另一方面,也让孩子的生活空间被禁锢在狭小的范围内,失去了他们那个年龄本该有的生活和快乐。
魏永康在一次采访中说,小的时候,妈妈把他关在家里看书,从不允许他出去玩。有女同学打电话给他,妈妈担心这些事分散他的精力,都是告知同学他不在家。时间久了,同学们慢慢疏远了他,魏永康也因没有集体生活而变得不爱说话,性格内向。
为了让魏永康集中精力学习,魏永康的妈妈曾学梅是一手包办他的生活,帮忙洗头,喂饭是常事,这也导致了魏永康十几岁了,生活还无法自理。她以为,这些生活上的小事,以后魏永康肯定都会学会的,却不知道,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点一滴的渗透。
为人父母,都不免“望子成龙”的心态,这可能会导致我们存在一些短视和盲区,存在“直球思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习,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成长。希望孩子能够在学习的路上一往无前,父母充当了扫清障碍的保姆。
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遇,而父母的爱却是为了分离。一个巨大的悖论是,我们一边阻挡了孩子独立的行走,一边却又期望孩子成长于一夕之间。
魏永康的前半生,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伤仲永”的故事;但是在寂静平淡的后半生,他和他的母亲都在反思,接纳平凡,这也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在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储殷看来,“年少成名就应该当科学家”,这是很多人对于青少年智力发展不平均的一个误读。
有的孩子开窍的早,有的孩子开窍的晚,小学三四年级以前,所谓的神童都不能太当真。而魏永康考试成绩优异,被母亲高压管理从而获得了很多考试上的优势,但是也付出了很多生活上的代价。所以在他退学以后,他的母亲痛定思痛,重新按照一个普通人的方式,去对待魏永康。
其实,“天才少年”只是一时的,我们更多的是要关注到他们的生长环境,给予一个良性的,积极的关注。孩子的成长是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过度吹捧和消费“天才少年”,加速父母对“天才”的期望,这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
正所谓有人说,神童往往是未到成熟期就提前盛开的花朵,可能更容易凋零。孩子自然生长,可能会慢一点,差一点;但是,未来可期,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才会更强大,更稳定。
父母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想为了孩子铺路,可能却会适得其反,垫路的石子成为了孩子成长的绊脚石。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1、爱孩子,是因为他们是我的孩子。
孩子的智力发展有差别,这也意味着孩子在学习中,成绩也会参差不齐,如果我们的孩子,恰好是那个智力发育的慢,成绩有一点不好的孩子,我们也不要过于指责和批评。
作家刘继荣的女儿所在的班级有50个学生,而她女儿每次考试排名都是23,是名副其实的中等生,女儿也因此得了一个“23号”的外号。虽然成绩不好,可女儿乐于助人,和同学关系很好,在班里却是一个很受欢迎的人,她夸奖女儿快要成为“英雄”了,但她的女儿却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听闻女儿的话,刘继荣并没有指责女儿,而为了有这样的女儿而骄傲。
虽然我们的孩子,并不是最优秀的那一个,可是,他却是我们最爱的孩子,并不是因为他们取得了好成绩,听话,或者顺从我们的意愿,不论是中等生,还是差生,我们都应该爱他,尊重他们不愿意成为“英雄”的意愿。
如果一定要有条件,那这个条件只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孩子。
2、给孩子独立选择的机会,而不是一味追求“听话”。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节奏,父母超出的加码,都是一种“催熟”,可能会让孩子在短时间里取得好的成绩,但对孩子的成长并无好处。儿子班上有一个女同学,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听说,她已经自学到了四年级的课程。
有一次放学,儿子邀请他一起去学校旁边的公园玩,她看着儿子说:“放学了还去玩?不写作业吗?”她爸爸站在旁边,似乎很满意女儿这样说,而看着她老气横秋的样子,我却有一点心疼。
班级进行故事大王的选拔,老师希望她报名,她却说:“我要问问我爸爸,我怕耽误学习。”虽然现在看来孩子很听话,可是,长大后的他们毫无主见,凡事都需要别人来拿主意,精神不独立,凡事需要依赖别人。凡事去管控孩子,替孩子包办,最后,养出了一个“听话”的孩子,可孩子却不是他自己,不再完整,只是活成了父母的“拉线木偶”,这样何其悲哀呢?
3、童年不仅有深度的挖掘,还有广度的拓展。
孩子的学习成绩并非是判断他的唯一标准,学习也并非是全部。美国心理学霍尔德加德纳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可是老师和同学眼里的“差生”,甚至还被校长劝说退学,认为学校教不了爱因斯坦。就连亲戚们也认为他是一个“奇怪”的小孩,总是喜欢盯着水塘看,经常发呆,不说话。
从爱因斯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教育的真谛在于顺势而为,而非逆风前行。正是因为父母的这种不功利,没有把学习成绩当成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而是引导孩子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儿,才能收获这样一个宝藏的科学家。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是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过度的干预往往事倍功半,我们更需要的是为孩子拓展一片自由成长的天空。不逼迫,不强求,把美好的童年还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长大。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