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线上科普变流量工具,医生直播须坚守看病救人初衷
2021-12-15
作者:龙春晖
来源:上游新闻
最近,越来越热的医生直播引发公众关注和热议。据法治日报报道,随着互联网医疗和社交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生选择通过直播进行医疗科普,但其中存在的风险隐患鲜有人注意。比如,在诊室边问诊边直播,看似鲜活却暗藏侵害患者隐私权风险;直播时根据患者病情给出治疗方案,看似可以给网友提供借鉴,却可能违反《医师法》相关规定。
穿白大褂的医生摇身一变成网络主播,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事儿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直播的方式有多种,如果医生利用业余时间,在网络上进行医学知识科普宣教,当然是值得肯定的。将于明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医师法》明确规定,医生对患者及公众有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的义务,相较于现行的《医师法》,新《医师法》在相应条款中增加了“公众”二字,这就说明医生有对大众进行科普宣教的义务,借助直播的形式无疑效率更高,传播更广,值得提倡。
不仅如此,在“看病难”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大背景下,更多医生上网直播、线上诊疗,还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对患者来说,可以不用挂号不用排队就得到专业人士的专业意见,对医生而言,还可以获得一笔额外的收益。
正因为如此,如今触网的医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边界问题以及职业道德问题引发公众关注。比如,边问诊边直播的形式就招来非议,患者的隐私如何得到保障?开了直播会不会让医生分心,影响诊疗效果?
据媒体报道,在北京某医院的诊室,一名女患者发现医生一边问诊,一边对着手机讲解,让她感觉很不舒服。将心比心,哪个患者愿意满大街公布自己的病情?当看到医生一边兼顾直播间的数据一边给自己开方子,哪个患者不会觉得担忧和别扭?
有律师就指出,医生在诊室边问诊边直播,首先可能侵犯患者或其他无心进入镜头人员的隐私权或个人信息权益;其次可能在诊疗过程中分心而造成医疗事故,需要承担过错诊疗的赔偿责任。
除此之外,有的医生直播带货也引发争议。一些医生带的货,可能连自己也没有用过,还可能是三无产品;有的医生带货,甚至脱离了专业。新《医师法》规定,医生需“宣传推广与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 对医生直播等科普宣传进行了严格限制,脱离专业进行带货显然不符合上述规定,既没有科普价值,还容易掉入流量变现的套路。
医生直播,一方面可以为大众科普医学知识,一方面还可以为更多病患提供诊疗,本是件值得提倡的好事。但必须强调的是,关于医生直播,科普宣传、看病救人是绝对第一位的,切忌过分看重流量或是过度依赖流量进行变现,这样既违背了医生看病救人的初衷,同时也容易陷入“流量陷阱”,影响问诊效果和患者体验。对此,医院以及相关部门必须对医生直播加强监督,通过建章立制,及时规范医生直播行为,不能让好事变坏事。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